[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81200.4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媛媛;郝长岭;毛炬玲;楼霁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型扩束 光纤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式扩束式光纤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一般分为物理连接式和扩束式;物理连接式光纤连接器,两对接光纤端面之间为零间隙;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连续损耗低,不足之处是,对污染物、灰尘等敏感,另外反复插配时光纤端部易受损伤,光学性能下降,妨碍通信链路中光信号的传输。
扩束式光纤连接器通过扩束原理使成像的光直径放大1000倍以上,光学端面无需直接接触,因此不怕污染物的影响,弥补了传统连接器的不足。目前,传统扩束式光纤连接器多采用外部导引柱与导孔的精密配合来实现透镜之间的光学对准,这种结构中扩束透镜一般粘结固定在插头及插座的壳体中,无法拆卸,可维修性差;另外传统扩束式光纤连接器结构中,对壳体的扩束透镜安装孔尺寸及位置度等参数精度要求太高,导致零件加工及装配难度大,且对准精度低,连接器典型的传输损耗一般为2dB。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损耗低,易于多芯数集成。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包括扩束透镜、透镜外套管、光纤,光纤内套管、尾座、弹簧;其中,扩束透镜同轴固定在透镜外套管内部,透镜外套管包裹在扩束透镜的外壁;扩束透镜前端面与透镜外套管的前端面之间设置空气隙;光纤内套管同轴固定安装在透镜外套管内部,透镜外套管包裹在光纤内套管的外壁,光纤内套管与扩束透镜一端固定连接;光纤固定在光纤内套管轴心线位置;尾座固定安装在透镜外套管的外壁;弹簧固定安装在尾座的一端。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所述空气隙轴向长度为0.001mm-10mm。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所述透镜外套管的内孔设置有倒角,倒角角度为5-80°。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所述透镜外套管和光纤内套管材料为与光纤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在弹簧远离尾座的一端可设置压环,压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尾套。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压环沿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阶梯型结构,尾套的一端带有凹槽,压环的轴向一端与尾套的凹槽配合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两个光纤连接器对接时,套筒对称包裹在两个扩束透镜对接处的外壁。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n对光纤连接器对接时,其中n个光纤连接器的透镜外套管外部包裹着套筒,并列位于插头壳体的插头壳体安装孔中,插头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盖板;另外n个光纤连接器的尾座和弹簧并列位于插座壳体的插座壳体安装孔中,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盖板,插座壳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插头壳体相配合的对接孔,实现插头壳体的插入对接;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在上述的一种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当光纤连接器的端部设有压环和尾套时,插头壳体安装孔和插座壳体安装孔内壁可设有连接结构,实现与压环连接和拆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将扩束透镜封装于精密透镜外套管中,当透镜外套管在精密套筒中对接时,扩束透镜之间即可实现光束的低损耗对接,有效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
(2)本发明采用扩束透镜与透镜外套管前端面之间预留空气隙的结构,实现光束的非接触式对接,有效降低了产品的装配难度;
(3)本发明透镜外套管的内孔设置有5-80°的倒角,有效防止扩束透镜出射光受到遮挡,实现了光束的低损耗传输;
(4)本发明在可拆卸型扩束光纤连接器的端部设置有压环和尾套,通过对尾套的旋转操作,可方便光纤连接器的安装和拆卸;
(5)本发明在插头壳体的安装孔和插座壳体的安装孔内壁设置有与压环的连接结构,可实现光纤连接器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有压环、尾套的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对光纤连接器对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对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对带有压环、尾套的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温有源光器件封装工艺
- 下一篇:增亮膜、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