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TE中继系统的循环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0996.1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昊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5 | 分类号: | H04B1/7075;H04B7/06;H04B7/08;H04B7/155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te 中继 系统 循环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TE中继系统的循环定位方 法。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带宽、高速率的数据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这 就要求无线通信技术能有效消除无线信道衰落对传输的不利影响,并达到更高 的频谱效率,同时还要兼顾用户间的平等性。
LTE(长期演进)是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引入了OFDM和MIMO等关键传 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率,然而,由于受移动终端的体积等 其它因素限制,终端上较难配置多根天线,因此其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一般采用 单载波调制和单天线收发,其发送信号的功率峰均比较低。
近年来的新型无线中继通信技术,通过让参与通信的各实体之间相互合作 共享,形成分布式天线阵,提升了传输性能。但是,对于上述中继系统的多天 线传输来说,能否快速及时的对扩频码进行本地定位显得极为关键,而现有的 扩频码本地定位方案要么耗时多,要么对信道条件依赖过重,因此,需要对扩 频码本地定位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基于LTE中继系统的循环定位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
S1、发射端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将数据信号发送至中继端,中继端采用多根 天线进行接收,中继端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到并串转换单元,对信号进行并串 转换,将多路并行信号合并成串行信号;
S2、并串转换单元将转换后的信号交给循环解析单元,对合并后的信号进 行循环解析,得到判断向量集;
S3、将判断向量集进行向量筛选算法,得到扩频码的最终向量指向和位置, 恢复出本地扩频码;
S4、将恢复出的本地扩频码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序列相关运算,得到的相 关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超过了预设值则判断循环定位成功,否则再对下一段 数据块进行步骤S2、S3所述的扩频码循环定位过程,一直到成功循环定位到发 射信号为止;
S5、将循环定位到的信号送到数据复原单元,得到发射端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的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并串转换具体 包括:
S1-1、在LTE中继系统,设置K根发射天线和L根接收天线,L×K维接收 信号向量表示为y=Hws+n,其中y是接收信号向量、H是信道矩阵、w是发射加 权、s是发射信号、n是信道噪声向量;
S1-2、根据并串转换来合并接收到的向量,运用L×1的接收加权v=Hw; 经过并串转换算法的接收信号为:
其中(·)H表示共轭转置;
中继端和发射端都具有标准的信道矩阵,w选择为标准矩阵HHH的最大本征 值λmax对应的向量;对于一个L进制的调制系统,得到的最大输出讯噪比表示 为:
γout=γsλmax=log2(L)γbλmax
其中γb是发射的扩频码讯噪比,γbλmax是最大的扩频码输出讯噪比。
本发明的基于LTE中继系统的循环定位方法将并串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循环 解析,能够快速及时的对扩频码进行本地定位,可以在讯噪比较低的情况下, 实现循环定位信号,保证了LTE中继传输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昊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昊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