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移动应急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80926.6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于振;房殿阁;徐希源;芦倩;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移动 应急 平台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应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移动应急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电力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导致电力设施设备大范围损坏和大面积停电,使电力系统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和企业形象受到较大影响,电网供电中断可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国家安全。
近年来,各行业均加强了应急体系的建设工作,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效、多渠道信息交互将成为发展趋势。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电网应急事件发生时高效联络、多渠道交互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移动应急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实现事件现场与应急指挥部之间、现场应急工作人员之间即时消息、语音对讲、音视频通话及视频会议等信息的实时、双向交互,从而突破传统应急信息交互、应急指挥及应急响应的空间、时间限制,有效弥补了应急指挥信息获取和传输手段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移动应急平台,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应急平台包括移动应急应用系统和移动应急管理系统,所述移动应急应用系统安装在移动应急终端上;所述移动应急管理系统部署在电力信息外网的移动应急服务器上;
所述移动应急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移动应急管理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所述移动应急管理系统用于提供数据存储与数据处理以及提供与部署在电力信息内网中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模块;
所述应急指挥系统通过调用接口模块,实现与移动应急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并最终实现与移动应急终端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
进一步地,在移动应急管理系统与应急指挥系统之间设置正反向安全隔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应急应用系统包括:
(1)用户登录模块:用于提供用户登录和服务器地址、服务端口的配置功能,使用人员 在登录前对移动应急应用系统参数进行配置;
(2)消息管理模块:用于提供包括好友消息、组消息、订阅消息、服务器推送消息在内的全部消息的总览功能;
(3)好友/组聊天管理模块:用于提供好友或组消息的收发功能,包括即时文字消息、语音对讲、音视频通话、文件传送和视频会议;
(4)组管理模块:提供对聊天组的管理功能;用户在组管理模块下查看含服务器推送组的各个组的详细信息,包括组名称、组号码和组人数,并能够创建新组、解散组或退出组;在已有组中选择联系人创建新组,以便进行小范围的信息交互和沟通工作;
(5)地图定位模块:
提供集成地图定位功能,提供移动应急终端GPS定位显示;用户通过位置共享功能实现与其他用户及服务器的位置共享;
(6)通讯录管理模块:
提供对通讯录成员的管理功能;用户在通讯录管理模块下查看成员信息,或与某一个成员进行各种方式的聊天;通话记录中具备电话回拨、删除通话记录的功能;使用拨号键盘进行语音、视频呼叫和具有组的创建功能;
(7)音视频设置模块:提供对用户的音频及视频的编码格式进行选择的功能;用户选择音视频编解码格式,然后将编解码格式配置给移动应急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应急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包括:
1)调配监控模块:用于提供对移动应急的通信调配和监控,对各移动应急客户端的在线状态和通信状态进行在线监控,同时实现与移动应急终端的电话拨打、音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发送等功能,支持通话话路控制功能,包括挂断、强插、强拆、监听、三方通话、转接、静音和禁话;
2)组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移动应急终端的注册管理和组管理功能;所有的移动应急客户端均需在组管理模块注册,包括终端类型、分配号码和所属组;组管理创建应急组或接收应急指挥系统推送的组,并将组及成员信息自动推送至移动应急终端;
3)通信配置模块:用于提供移动应急通信相关参数的配置工作;
4)移动应急服务模块:用于提供对数据的处理功能;
5)通信历史管理模块:用于提供对全部通信内容进行管理的功能,用户可在该模块中查看聊天记录和音视频通信记录历史信息;
6)会议管理模块:用于提供视频会议管理机制,支持多达16路音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