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0751.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霄;张庆松;戚厚羿;李术才;李梦天;刘振国;李鹏;李相辉;左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隧道 模型 支护 结构 安装 方法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包括若干个拼接的内衬,每个内衬均为3D打印件,在支护段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3D打印机打印支护内衬,大大简化了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布置,更为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使试验者根据实际情况为隧道试验模型量身定制支护结构,且支护结构模型用后可以回收进行多次试验,实现重复利用;整个支护结构较为简单和方便,可以有效防止隧道模型内围岩变形,省去了传统的喷涂混凝土、添加锚杆等费事费力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模型试验技术,具体涉及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工程中,实际工程和结构的原型一般是尺寸较大且较为复杂,其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常无法通过对结构直接进行研究而获得,而必须采用模型试验。在满足一定相似原理的前提下,模型试验相对于现场测试及数学模型可以更为便捷、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隧道的各项数据和性能,对探究地下工程机理,以及工程实际起到指导作用。
目前,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结构一般都是喷涂混凝土,或者添加铁丝网、小锚杆再进行喷涂混凝土。然而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会对后续的试验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尺寸和结构的限制,考虑喷涂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隧道模型掘进速度和距离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使得试验费时、费力,还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模拟支护结构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隧道模型试验支护结构的不足,提供的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及安装方法及制作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D打印的隧道模型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拼接的支护段,每段支护段包括若干个拼接的内衬,每个内衬均为3D打印件,在支护段的外侧设有支撑板,通过3D打印的内衬辅以支撑板作为支护结构,大大简化了隧道模型试验的支护布置,更为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所述支护段的形状形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多段,相邻的支撑板通过链接板用紧固装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段的形状由隧道的实际形状通过比例缩放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结构的两端的支护段通过压片固定在端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设在两相邻支护段之间,支护段的内侧通过压片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打印所述内衬的材料为聚乳酸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内衬一个设有凸台,另一个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通过凸台与凹槽配合,实现两个内衬的固定。
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拼接若干段支护段;
2)将多段支撑板设在支护段的外侧,固定相邻的支撑板,构成一段支护结构,将一段支护结构的端部采用压片将端部支撑板与内衬固定;
3)将一段支护结构放置在隧道模型内,贴合挖出的内壁;
4)继续挖进隧道,将第二段支护结构中的支撑板放置在隧道内并进行拼接;
5)将若干段内衬依次拼接在支撑板内部,将内衬与支撑板固定;
6)隧道继续向前挖进,重复步骤4)到步骤5);
7)最后,将端部支撑板与末端内衬固定,完成完整的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滤光片
- 下一篇:一种氧气浓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