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9921.1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壮;丛彦龙;尹仁福;王珂;薛聪;钱晶;马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C12R1/93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城 疫病 一步法 实时 荧光 rt pcr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的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包括引物组和探针组,引物组有引物F和R,它们分别具有序列表SEQ.ID.NO.1和2的碱基序列。探针组有探针V‑T和L‑T,它们分别具有序列表SEQ.ID.NO.3和4的碱基序列。强毒探针V‑T的5'端标记有报告荧光染料FAM,3'端标记有淬灭荧光染料BHQ1;弱毒探针L‑T的5'端标记有报告荧光染料JOE,3'端标记有淬灭荧光染料BHQ2。对新城疫病毒的防控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新城疫病毒强、弱毒的一步双重荧光RT-PCR试剂盒的研制,属于一种快速、灵敏的针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技术,为禽类养殖和禽产品的“绿色产业”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应用于农牧企业和监管机构,具体涉及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引起的禽类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侵害鸡和火鸡为主,同时也感染其他家禽和野禽,ND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征,同时也是困扰我国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ND弱毒疫苗的广泛应用,新城疫的发病情况和流行态势日趋复杂,普通的血清学诊断方法(HI试验)不能区分弱毒疫苗诱导的抗体与现场速发型强毒感染的反应,而毒力测定通常包括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致病性试验,这些试验不仅需要实验动物,而且耗时费力,不能满足生产、防疫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当样品量非常大时,单重荧光PCR在成本和时间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劣势,迫切需要一种高通量、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来进行批量快速检测。多重荧光PCR采用多对引物扩增检测多个模板,克服了单重荧光PCR的不足。建立多重荧光PCR方法比单重的要复杂得多,其对试剂和引物的要求更高,同时需要保证不同探针所标记的荧光基团间无相互干扰,使用的荧光定量PCR仪器具有相应的多个检测通道。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检测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双重荧光RT-PCR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性好、特异性高、准确可靠、快速方便的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同时检出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为新城疫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包括引物组和探针组,引物组有引物F和R,它们分别如序列表SEQ.ID.NO.1和2的碱基序列。探针组有探针V-T和L-T,它们分别如序列表SEQ.ID.NO.3和4的碱基序列。
强毒探针V-T的5'端标记有报告荧光染料FAM,3'端标记有淬灭荧光染料BHQ1;弱毒探针L-T的5'端标记有报告荧光染料JOE,3'端标记有淬灭荧光染料BHQ2。
引物F和R、探针V-T、探针L-T的摩尔质量比为2:2:3:1
该试剂盒含有以下试剂
A液:PCR扩增缓冲液、通用引物F和R、探针V-T和L-T;
B液:NA-1+LaSota模板,作为阳性对照;
C液:ddH2O作为阴性对照。
PCR反应体系中通用引物F、R终浓度为0.4μM/L,强毒探针终浓度为0.6μM/ml,弱毒探针终浓为0.2μM/L。
针对目前缺乏对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的检测和诊断的有效可靠的技术,发明人通过对引物和探针不同浓度的配比,获取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组合。据此建立了新城疫病毒强、弱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了检测试剂盒。实验证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9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