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大型硐室底板组合桩基群加固治理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78704.0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丽;王树立;张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5;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底板 组合 桩基 加固 治理 技术 | ||
1.深部大型硐室底板组合桩基群加固治理技术,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反底拱结 构、组合强基础梁结构和组合桩结构;所述反底拱结构以U型钢和双层链接钢筋网为骨架, 浇筑混凝土而成;所述组合强基础梁结构,以横向组合钢梁和双层链接钢筋网为骨架,辅以 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组合桩结构由组合锚索束辅以高压封闭注浆胶结围岩体而成;反底 拱结构、组合强基础梁结构、组合桩结构之间通过双层链接钢筋网联接在一起,辅以混凝土 浇筑形成整体桩基群封闭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大型硐室底板组合桩基群加固治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 反底拱结构,U型钢为矿用29U型钢,双层链接钢筋网采用HRB335、φ8mm的钢筋编织,网格尺 寸300×300mm,两层钢筋网间距400mm,混凝土为矿用混凝土,标号C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大型硐室底板组合桩基群加固治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合强基础梁结构,横向组合钢梁为矿用12#工字钢加工焊接而成,焊接点均采用破口焊 接,双层链接钢筋网采用HRB335、φ8mm的钢筋编织,网格尺寸300×300mm,两层钢筋网间距 300mm,混凝土为矿用混凝土,标号C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大型硐室底板组合桩基群加固治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合桩结构,组合锚索束为3根φ17.6mm的矿用普通锚索组合而成,托盘为400×400×20mm 的方形钢板,螺母为矿用通用螺母,组合锚索束单根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20kN,高压封闭注 浆压力不小于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7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