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光互补蓄热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8677.7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2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佰淼;林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能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2;F03G6/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2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 互补 蓄热 发电 装置 | ||
1.风光互补蓄热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模块(1)、太阳能储能模块(2)与蓄能发电模块(3),所述风力发电模块(1)设有垂直式负压风轮(4)、传动轴(5)及塔架(6),所述太阳能储能模块(2)设有太阳能聚热器(7)及传输泵(8),所述蓄能发电模块(3)设有磨热机(9)、导热介质(10)、换热器(11)及蓄能箱(12);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在所述塔架(6)上端,用所述传动轴(5)相互连接,所述传动轴(5)位于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与所述塔架(6)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垂直相交,所述塔架(6)与所述磨热机(9)连接;所述磨热机(9)位于所述塔架(6)下面,并在地底下;所述传输泵(8)的一边连接着所述太阳能聚热器(7)输出口,另一边连接着所述蓄能箱(12)的输入口,所述蓄能箱(12)设有所述导热介质(10)与所述换热器(11);所述蓄能箱(12)位于地底下;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设有2个对称叶片(13)和悬臂(14),所述悬臂(14)数量为4个,每个对称叶片(13)由2个所述悬臂(14)与所述传动轴(5)连接;所述2个对称叶片(13)到所述传动轴(5)垂直距离相等,所述传动轴(5)的头部(51)呈圆弧型;所述垂直式负压风轮(4)数量不少于3组,每组垂直式负压风轮(4)的悬臂(14)长度不相同;所述悬臂(14)包括左侧连接边(141)、中间连接边(142)、右侧连接边(143)以及中间支撑边(144),所述左侧连接边(141)与所述右侧连接边(143)通过所述中间连接边(142)左右对称,所述中间支撑边(144)通过所述中间连接边(142)连接所述左侧连接边(141)与所述右侧连接边(143),每四个组成四边菱形结构;所述悬臂(14)的中间连接边(142)设有至少3个四边菱形结构;所述对称叶片(13)的截面为箭头型,包括上凸面(131)、上凹面(132)、下底面(133)以及左对称面(134)、右对称面(135),所述上凸面(131)的一边与所述下底面(133)相交成A角,所述上凹面(132)包括短凸面(136)与长凹面(137),所述短凸面(136)与所述上凸面(131)的另一边相交成180度角,所述短凸面(136)另一边与所述长凹面(137)相交成B角,所述长凹面(137)另一边与所述下底面(133)相交成C角;所述A角在30度与45度之间,所述B角在90度与120度之间,所述C角在10度与20度之间;所述对称叶片(13)由铝板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悬臂(14)由铝板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一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6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