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稀土La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78481.8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燕 |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稀土 la 磷酸 电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掺杂稀土La的电极材料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能量大、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重量轻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理想电源,也是未来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源。因此,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无机金属化合物材料、有机分子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三大类。其中无机金属化合物材料已经由第一代的金属硫化物,发展到第二代的金属氧化物,但是上述两类正极材料各自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比容量偏低、价格较高、循环性能不十分理想以及安全隐患因素比较突出等。近年,报道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1997年,Padhit等人提出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它具备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污染、安全性能高、所得材料无吸湿性等优点,并且它有较高的比容量(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比能量为550Wh/kg)和较高的工作电压(3.4V),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池的比容量也会显著提高,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正极材料。但是LiFePO4正极材料的缺点是电子电导率比较低,材料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比较差。
稀土金属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稀土金属原子核外电子层中4f壳层不满,具有磁矩,4f壳层“深埋”在原子中,这些独特的性质使稀土金属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掺杂稀土La元素,形成LiFe1-xLaxPO4化合物,掺杂的稀土元素不改变原材料的晶体结构,只改变其晶格常数C,由于稀土原子半径较大,会使C增加,使层间距变大,提高Li+嵌入和迁出能力,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稳定性;另外,稀土的加入,会使结晶更完整,颗粒更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杂稀土La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取适量化学纯的LiAc、NH4H2PO4、FeC2O4?2H2O和稀土金属La,将其按照Li:P:Fe:La=1:1:1-x:x(0.01≤X≤0.1)的原子比例混合;
⑵再取一球磨罐,将配好的原料倒入球磨罐中,并添加适量的蔗糖和钢球,用丙酮装满罐,盖紧后,放置行星式球磨机上;
⑶开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一段时间后,打开球磨罐,倒出上层液体,再取出下层金属粉末;
⑷把取出的金属微粉通过自然晾干;
⑸将晾干的金属微粉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并进行真空密封;
⑹把密封的石英玻璃管投入水中,检验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没见气泡,表明气密性良好;
⑺再把密封的石英玻璃管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煅烧;
⑻经过煅烧后,取出石英玻璃管,待冷却后砸碎玻璃管,收集粉末即得一种掺杂稀土La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
优先地,在步骤⑵中,球料比为20:1。
优先地,在步骤⑶中,行星式球磨机速度控制300-400r/min运行,球磨的时间为4-6h。
优先地,在步骤⑺中,高温煅烧温度为700-900℃,时间控制在8-10h。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特性:
⑴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⑵流程短,易于实现工业化。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燕,未经郑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