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废水低C/N比厌氧沼液高效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6752.6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吴杭航;马壮;何洋洋;袁梦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12P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废水 厌氧沼液 高效 处理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废水低C/N比厌氧沼液 高效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 我国农业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显示,农业源COD和氨氮排 放量分别为1324.09万吨和91.81万吨,其中,畜禽养殖业的COD和氨氮排放 量分别为1268.26万吨和71.73万吨,占农业源COD和氨氮排放量的95.8%和 78.1%,占全国COD和氨氮排放量的41.9%和41.5%。由此可见,畜禽养殖污 染已经成为农业污染源之首。
畜禽养殖废水的厌氧沼液是一种高有机物、高氨氮、低C/N比(C/N比<4) 的废水,该废水的脱氮除碳难度大。传统脱氮理论主要是建立在硝化和反硝化过 程上的,而反硝化过程常被认为是异养型细菌消耗碳源所完成的,所以如果进水 的C/N较低就会因为碳源不足而限制整个生物脱氮过程,解决这种脱氮难的困 境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投加外加碳源使得反硝化过程顺利进行;第二是 利用新的脱氮原理在少碳源或者无碳源条件下完成脱氮过程,如厌氧氨氧化过程 或短程反硝化过程。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第一种方法更为常见,外加碳源的种 类不仅包括甲醇、乙醇等实验室用纯碳源,也有利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富含有机 质的废弃副产品如啤酒厂废水或畜禽养殖废水等。
随着《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出台, 废水排放标准将提升到CODCr150mg/L,氨氮40mg/L,总氮70mg/L以及总磷 5mg/L,而规模化养猪场现有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废水达标排放,急需开发先进 的经济、高效、节能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设施。
目前,好氧曝气工艺处理废水一般要求DO维持在2mg/L以上才能使污染 物得到有效的去除。然而,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能耗损失,占整个工艺总能耗的 40%-50%。微氧曝气控制DO在0.5mg/L以下,这能够使氧的传递速率提高, 污泥产率降低,同时不影响COD的降解效率和硝化性能。与好氧曝气相比,微 氧曝气不仅创造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所需的缺氧环境,还节省了高强度曝气所需的 能源。
因此,从国家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畜禽养殖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 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环保规划也对其节能减排及环保治理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因此,为保证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畜禽养 殖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废水处理工艺和装置进行提标改 造,开发经济高效节能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实现区域养殖场养 殖排放污染物最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养殖废水低C/N 比(C/N比<4)的厌氧沼液高效脱氮除磷达标处理装置,降低运行成本,实现 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殖废水低C/N比厌氧沼液高效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其包括:原水集 水罐、配水罐、前置反硝化池、1#微氧曝气池、2#微氧曝气池、3#微氧曝气池、 4#微氧曝气池、沉淀池,经过固液分离的原水分三路,一路通过原水集水罐与3# 微氧曝气池相连,另一路与UASB反应器相连,最后一路与UASB反应器出水 口汇合后与配水罐进水口相连,配水罐依次与前置反硝化池、1#微氧曝气池、2# 微氧曝气池、3#微氧曝气池、4#微氧曝气池、沉淀池相连;3#微氧曝气池底部设 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1#微氧曝气池;沉淀池底 部设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另一端连接前置反硝化池。
作为优选,所述的配水罐、前置反硝化池中均设有搅拌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置反硝化池中部设有填料和pH探头;所述的1#微氧曝 气池、2#微氧曝气池、3#微氧曝气池、4#微氧曝气池均设有曝气装置溶氧探头和 pH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