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6665.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0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静;徐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静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告警信息 检测 车辆安全信息 虚假信息 发送 判定规则 真伪 信息分类 网络 数据量 支持度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检测告警信息与相关车辆产生的后续告警信息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待检测告警信息的真伪,将本车辆接收到的信息分类为:发送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本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其他相关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并分别计算各类后续告警信息对待检测告警信息的支持度,利用判定规则判断待检测告警信息的真伪。本发明所需数据量小,分析和判定规则简单实用,能够显著提高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速度。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信息通信网络领域,具体涉及虚假信息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车辆安全信息通信网络是一种由车辆作为节点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车与车之间传输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例如紧急刹车、车辆抛锚、交通事故、恶劣路况、道路拥塞、潜在的危险障碍等信息,这些信息称为安全信息。在车辆安全信息通信网络中,每个车辆有一个车载单元,该单元发送车辆节点收集到的传感与状态信息,实现安全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广播,提前通知相关司机,以利于司机及时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避免追尾等事故的发生。真实的安全信息可以防止交通拥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而虚假的安全信息则会提供虚假或错误的交通信息,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因此,研究车辆安全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虚假信息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是以节点为中心的检测方法,通过长期观察车辆节点的行为来判断节点的可信性,进而确定未来该车辆节点所发送信息的可信性,这需要大量路边基站以及后台系统的支持,因此,在分布广泛的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采用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第二类方法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所收集的信标数据和告警信息来检测其中的虚假信息,除了车载单元,不需要其他设施和设备,因此,这种方法更适合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虚假信息的检测。现有以数据为中心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一般都要收集大量信标数据,通过分析告警信息与信标数据所反映的行为是否一致来判断告警信息的真伪,然而,对大量信标数据的传输和分析会影响虚假信息检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以数据为中心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中传输和处理数据量过大、检测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仅通过传输和分析车辆告警信息来检测虚假信息的方法。在预先设定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传输的告警信息类型的基础上,该方法针对待检测告警信息,通过分析本车辆接收到的发送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本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其他相关车辆发送的后续告警信息,计算这些后续告警信息对待检测告警信息的支持度,进而判断该待检测告警信息的真伪。该方法的应用场景如下: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广播传输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类型集合记为θ,且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在告警信息的有效期内,可以重复广播该告警信息;车辆广播自身产生的告警信息,接收自身和其他车辆广播的告警信息,不转发告警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告警信息按发送的时间升序排列和保存,形成告警信息序列 告警信息格式为:<id,A,T,H,D,P,V>,其中,id代表发送该告警信息的车辆id,A代表告警信息类型,T代表该告警信息的发送时刻,H代表该告警信息产生时的行驶方向,D代表该告警信息产生时的行驶车道,P代表该告警信息产生时的位置,V代表该告警信息产生时的行驶速度。
本发明一种车辆安全信息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判待检测告警信息与本车辆的相关性,具体方法为:
根据待检测告警信息的A、H、D、P与本车辆当前行驶状态的关系,判断待检测告警信息与本车辆的相关性;
响应于无关,则忽略判断其真伪,丢弃该信息,继续预判下一待检测信息的相关性;
响应于相关,则从本车辆接收的告警信息序列中,提取出与该待检测告警信息相关的后续告警信息;
(2)以待检测告警信息为基准,从本车辆接收的告警信息序列中,分类提取待检测告警信息相关的后续告警信息,具体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静,未经曹文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站点同步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储物系统及储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