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净化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6372.2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凡;刘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F212/08;C08F212/36;C08F212/12;C08F226/02;C08F220/58;C08F112/36;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净化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含有混合电荷两性离子包膜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灌流是借助动力将患者的血液引至体外循环,通过血液灌流器中具有特殊吸附功能的吸附剂而除去患者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或致病物质,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技术。
制备血液相容性好、吸附性能强、高选择性或高特异性的吸附材料是血液灌流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常用的血液灌流用吸附材料主要有活性炭、天然改性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及无机材料。其中,高交联度苯乙烯微球吸附树脂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灌流中,这类吸附树脂的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且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人为地控制其物理和化学结构。但是,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的疏水性较强,其疏水性的表面使其血液相容性较差。为提高聚苯乙烯类吸附树脂的血液相容性,传统方法主要通过表面包膜火棉胶材料实现。另外,现在技术还通过使用其他包膜材料,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羟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等实现。虽然聚苯乙烯类吸附树脂采用上述材料进行包膜后,血液相容性有所改善,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两性离子聚合物(又称两性聚电解质)是一种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聚合物,由于这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抗凝血和抗生物污染等特殊性质,从而使得两性离子聚合物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例如在文献:S.Y.Jiang,Z.Q.Cao,Adv.Mater.22,920(2010)中就对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应用进行了研究。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两性离子配体在水环境中可强有力地结合水分子形成稳定的水合层,而即使在复杂的水环境中其仍具有优异的抗粘附及生物相容性,因此使得两性离子配体修饰成为构建具有亲水、高生物相容性界面吸附树脂的一种非常新颖、有效的手段。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活性聚合方法,可从化学角度实现对自由基活性及其链增长反应的控制。采用RAFT方法的优点包括:(1)适用单体范围广,十分有利于含特殊官能团的烯类单体的聚合;(2)与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比,可避免使用一些昂贵的试剂如TEMPO、卤代酸酯等,或者避免难以从聚合产物中除去的试剂如过渡金属离子、联吡啶等;(3)聚合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60℃至70℃下进行;(4)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聚合物分子量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Index,PDI)一般都在1.3以下;(5)可以合成特殊结构的功能高分子,如用于合成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均聚物、共聚物、星型聚合物等(参考:刘雪婧等.高分子通报,2009(2):64-70.)。
巯基-烯点击化学作为点击化学反应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高效、可靠、高选择性的特点迅速成为药物和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血液净化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血液净化吸附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过程合理、易于控制的血液净化吸附剂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血液净化吸附剂包括聚苯乙烯类树脂,血液净化吸附剂还包括与聚苯乙烯类树脂共价偶联的至少一种混合电荷聚合物,混合电荷聚合物对聚苯乙烯类树脂起到包膜作用,混合电荷聚合物包含多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具有下式:
其中,R4、R5分别选自氢和甲基的一种;
A是C、SO、SO2和PO的至少一种;
M+为H+、单价金属阳离子、二价金属阳离子、NH4+或烷基化的铵离子的至少一种;
R6、R7、R8分别选自C1-C3烷基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