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花序桉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6324.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再生;苏勇;莫继有;李炳寿;李丽芳;石前;熊涛;王建忠;张磊;黎怀玲;兰俊;陈东林;梁秀莉;刘鑫;邓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3210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序 组培快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桉树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花序桉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是桃金娘科(My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伞房属(Corymbia)3个属树种的统称。共有1039个种、亚种和变种,大花序桉属于桉树的一个种。因为天然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故又名昆士兰桉。
桉树由于生长速度快,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人工林树种之一。桉树在我国的引种栽培和发展非常迅速,对中国林业的发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到2013年,中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40万公顷,占我国森林面积的2.2%,但提供了占全国木材总量25%的木材。为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但目前我国桉树木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造纸和纤维板,而作为高档实木材被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国内林木产品折算的木材消费总量约3.71亿立方米,但国内可供给量只有2.02亿立方米,实际消费缺口超过1亿立方米。而且木材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达到4.57-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木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有40%以上木材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发展替代天然林实木材的桉树速生丰产林就显得十分迫切。
大花序桉是一种顶端优势强,自然整枝良好,干形通直的常绿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5-45m,其木材呈黄褐色,沉重坚固,非常耐久,是很好的锯材,有桉树中的“红木”之称。该树种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后期生长优势非常明显,是商品经营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我国引种大花序桉始于1972年,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都做了引种试验。特别在1982-1989年间,通过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实施,东门林场引种了大花序桉11个种源,建立了种源试验。到现在,树高达30-35m,平均胸径达到30-42cm,树干通直,生长良好,适合东门地区种植。
大花序桉生长迅速,后期生长优势明显,轮伐周期比尾叶桉、尾巨桉稍长,在12-15年,在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解决速生桉的大量木材生产和保障生态安全的矛盾创造了条件。因为尾巨桉等速丰林在快速发展中,由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超短轮伐期利用,结果出现造林中树种单一,全部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林分单纯,全为纯林,林地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产品用途单一,全部用于纸浆材和人造板,实木利用的树种很少,存在森林生态功能不够强,抵抗病虫害能力弱等问题。发展大花序桉正好弥补了尾巨桉等树种的不足。
大花序桉的优越性非常明确,可是,因为现在的存量很少,而且开花结实量不多,要扩大种植,种子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种子播种后发芽率低,远低于尾叶桉,加上实生苗造林后遗传分化明显,进而制约了规模推广种植。同时,采用无性繁殖方式获得苗木,大花序桉是一种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生根困难,生根率几乎为零,因此,种苗问题已成为发展大花序桉的突出瓶颈。
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利用组培快繁方法是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桉树组培研究,至今,在尾叶桉、巨桉、赤桉、园角桉及其杂交子代的组培繁育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大规模应用于工厂化生产苗木造林。对于大花序桉组培育苗,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尝试,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各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最关键的是,至今未见到有建立大花序桉组培无性系林分的报道。
广西国有东门林场立足于推广引种驯化成功的大花序桉种源,选取优良家系的优良单株,重视外植体的选择,直接用优树伐倒后的萌芽条作为外植体,由芽器官离体诱导无菌芽的途径获得无菌快繁体系,不经过愈伤组织途径,没有经过脱分化过程。这样的组培苗造林后能够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造林后林相整齐,生长量高,是目前最佳的林木组培方式,目前,大花序桉组培育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大田种植的组培无性系苗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自动喂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线双结式红皮牛角椒自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