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951.5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合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花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食品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茉莉花茶的的制作 工艺。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JasmineTea),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及闽东北地区,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有150多 年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中医的创新促进福州茉莉花茶诞生,宋朝中 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诞生了数十种香 茶。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茉莉花茶是将 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其香气鲜灵 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 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抗衰老防辐射、提高 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饮品。传统的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是根据鲜 叶失水的物理原理,采用的是萎凋、烘干的加工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加工出 来的茶味道清淡、香气不浓、茶水颜色清白且茶叶内含物水溶性差,不能达 到很好的饮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公开了一种茉莉花茶的的制作工艺:
1)鲜花采摘
2)晾晒茉莉花
在茉莉花采摘后,放在架子上摊开,摊开厚度为10~20cm,通过阳光 照射对茉莉花蒸发水分,晾晒时间以茉莉花蒸发10%水量为准,然后将茉莉 花放在室内的萎凋槽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5~20℃,萎凋时间以茶青叶蒸发 20%水量为准;
3)微促氧化
将采摘的绿茶萎凋后,以0.40kg/dm~0.65kg/dm的密度装入铺有布料 的容器内,压实包紧茶叶后,放置于室温为20~25℃的室内进行收堆升温, 茶叶温度达到20~25℃后保持该茶叶温度20~30分钟;
4)发酵
将步骤3制得的绿茶平铺于网筛中,将步骤2制得的茉莉花平铺于相 邻的网筛中,茉莉花所在的网筛置于绿茶所在的网筛之上,如此交替放置5~8 层,将浸过40~50℃水的发酵布覆盖网筛,以增加湿度和温度,促进酵素活 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为7~8个小时;
5)第一次烘焙
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在筛子上,将筛子放在吊架上,烘焙温度在100~ 110℃,时间在10~15分钟,使得叶片含水量在20~30%;
6)第一次摊凉
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放入室内阴凉处进行摊凉,时间为1~2小时;
7)第一次冷冻
将第一次摊凉后的茶叶放入零下15~20℃的冷冻库冷藏,冷藏时间为 5~10分钟;
8)第二次烘焙
将第一次冷冻后的茶叶放在筛子上,将筛子放在吊架上,第二次烘焙 温度为90~100℃,时间为10~15分钟,使得叶片含水量为5~10%;
9)第二次摊凉
第二次烘焙后的茶叶放入室内阴凉处进行摊凉,时间为0.5~1小时;
10)第二次冷冻
将第二次摊凉后的茶叶放入零下10~12℃的冷冻库冷藏,冷藏温度 5~10分钟;
11)烘干
将第二次冷冻的茶叶放入烘干箱,烘干温度为100~110℃,烘干时 间为5~8分钟。
12)将发酵后的茉莉花放入冷冻仓内进行冷冻,温度为:零下35~40℃, 冷冻时间为10~15h;
13)将冷冻后的茉莉花放入室内温度下进行解冻,时间为8~10h;
14)将解冻后的茉莉花再次放入冷冻仓内进行冷冻,温度为:零下25~30 ℃,时间为20~15h;
15)将茉莉花从冷冻仓转移至真空干燥仓,将真空干燥仓多茉莉花进行 加热干燥,加热温度60~80℃维持2~3h,加热温度90~110℃维持3~5h,加热 温度100~110℃维持6~8h;
16)将步骤15制得的茉莉花与步骤12制得的绿茶按比例1∶6进行混合。
优选方案是:揉捻机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
优选方案是:用松木架火烘焙。
优选方案是:用电加热烘焙。
优选方案是:所述相邻网筛间隔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合,未经梁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连接后筛选为基础的定向基因重组技术
- 下一篇:天然花香型龙井茶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