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807.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宗贵;于学泳;陈章林;秦聪;吕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色脱芯 旋转 复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顶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的技术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技术的飞 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的技术应用,技术发明的创新,打 破了传统的设计思路,提高产品的精度,缩短了产品的成型周期,节约劳动成本,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安全性。
双色成型模具,产品多为是有硬胶和软胶组合而成,传统制造采用两幅模 具生产而成,先加工生产硬胶件后再人工放到软胶模具中经过第二次成型。采用 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技术,由于使用了两幅模具,模具制造成本很高,而且生 产效率低下,同时还增加了人工操作放置产品的安全风险;而且目前的双色成型 模具产品装配工序流程复杂,产品生产周期长,同时,产品品质差而且生产成本 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 出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机构,包括脱芯旋转轴且所述脱芯旋转轴的 一端设置有产品顶出板,所述产品顶出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脱芯且所述旋转脱芯 内设置有旋转定位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脱芯的一侧设置有硬胶顶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定位轴的一侧设置有顶出顶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品顶出板的一端设置有油缸。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技术,由原来两副 模具优化成为一幅模具,不但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避 免了人工操作放置产品的安全风险;此模具技术也属于国内国际前沿技术,实现 功能零部件的复合组装,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产品装配工序流程,缩短产品生产 周期,同时,提升产品品质,促进生产总成本降低,实现全自动生产,取得较为 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 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机构,包括脱芯旋转轴1 且脱芯旋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产品顶出板2,产品顶出板2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脱 芯4且旋转脱芯4内设置有旋转定位轴5。
进一步的,旋转脱芯4的一侧设置有硬胶顶板7,可以辅助脱芯顶板进行运 转。
旋转定位轴5的一侧设置有顶出顶针6,可以将软硬胶顶在旋转顶板上。
产品顶出板2的一端设置有油缸3,可以推出顶出顶针6。
本发明的模具产品为软硬胶双色注塑,注塑时首先注塑硬胶产品,硬胶注塑 好后,模具A.B板开模,脱芯旋转轴1顶出旋转脱芯4,硬胶顶板7辅助脱芯顶 板辅助硬胶顶出,脱芯旋转轴1旋转180度,旋转脱芯4在旋转定位轴5的作用 下实现精确复位,模具合模,软硬胶同时注塑,注塑好后,开模,在油缸3作用 下,通过顶出顶针6,顶在旋转顶板上,实现注塑好双色组件产品顶出,合模, 周期循环;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机构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主要是解决模具加工 精度,保证模具旋转后重复定位精度。模芯在顶出后模芯旋转过程产品不会脱落, 重复定位后产品完整成型,满足高质高量产品要求,实现全自动,稳定安全生产。
本发明采用双色脱芯旋转复合顶出技术,由原来两副模具优化成为一幅模具, 不但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避免了人工操作放置产品的 安全风险;此模具技术也属于国内国际前沿技术,实现功能零部件的复合组装, 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产品装配工序流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同时,提升产品品 质,促进生产总成本降低,实现全自动生产,取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模旋转行位油唧抽芯强脱装置
- 下一篇:薄壁器件的注塑模成型模具的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