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发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805.2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智信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武清区武清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发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发酵是制药领域常用的一种制备特定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方式,生物发酵通常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罐的内部环境通过特定手段监测,并通过向发酵罐内通入管道等方式,调节内部环境。发酵罐内的微生物及其培养基液体不会充满整个发酵罐,发酵罐的培养基液面上方要保持一定的氧含量和空气压。通常发酵罐在灭菌后、接种前需要保持一定的罐压,以保证外界微生物不会进入罐内,避免造成染菌等问题,但是空气压会随时波动,很难控制,且调节稍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培养基液体倒流进管道系统,培养基液体污染管道系统,培养基液体成分收到破坏,不能再次使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并导致发酵培养失败,而且发酵的过程中温度环境也很重要,适宜的温度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发酵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生物发酵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发酵设备,包括带有进料口的发酵罐、发酵罐顶端的密封盖和发酵罐下部的出料口,所述的发酵罐内设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的上端穿过密封盖且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输出轴,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架,所述的搅拌轴上设有双层的螺旋桨,所述的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原料桶,所述的发酵罐上部设有观察窗和取样管,所述的发酵罐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发酵腔,外层为温控腔,发酵罐外壁的一侧设有冷却液进口,另一侧设有冷却液出口,且冷却液进口高于冷却液出口,发酵罐上还设有热电偶,所述的热电偶连通温控腔,所述的温控腔连接位于发酵罐外壁上的温控器。
所述的电机位于发酵罐上部的支架上。
所述的螺旋桨上均匀分布有六个旋转叶片。
所述的发酵罐外壁上设有耐腐蚀涂层。
所述的发酵罐位于底座上。
所述的发酵罐上设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末端位于发酵腔的中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通过观察窗易于观察发酵罐内的变化状况;可通过通气管注入无菌空气增加罐内压力,不会造成管道系统或培养基液体污染,节省能源和培养成本;可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注入原料,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生物发酵设备,包括带有进料口2的发酵罐、发酵罐顶端的密封盖1和发酵罐下部的出料口12,所述的发酵罐内设有搅拌轴6,所述的搅拌轴6的上端穿过密封盖1且通过联轴器19连接电机20输出轴,下端通过轴承10连接固定架9,所述的搅拌轴6上设有双层的螺旋桨4,所述的发酵罐的进料口2通过管道7连接原料桶8,所述的发酵罐上部设有观察窗18和取样管5,所述的发酵罐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发酵腔,外层为温控腔13,发酵罐外壁的一侧设有冷却液进口3,另一侧设有冷却液出口14,且冷却液进口3高于冷却液出口14,发酵罐上还设有热电偶15,所述的热电偶15连通温控腔13,所述的温控腔13连接位于发酵罐外壁上的温控器16。所述的电机20位于发酵罐上部的支架上。所述的螺旋桨4上均匀分布有六个旋转叶片。所述的发酵罐外壁上设有耐腐蚀涂层。所述的发酵罐位于底座11上。所述的发酵罐上设有通气管17,且通气管17的末端位于发酵腔的中下部。
先通过通气管17将空气注入培养腔,以保证外界微生物不会进入罐内,避免造成染菌等问题,然后将微生物和培养基通过管道7输送到培养腔内,再通过温控腔13进行温度控制,同时通过搅拌轴6上的螺旋桨4进行均匀搅拌,此时可通过观察窗18查看培养腔内的培养情况,在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取样管5可实时进行取样操作,并对样品进行检测。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通过观察窗18易于观察发酵罐内的变化状况;可通过通气管17注入无菌空气增加罐内压力,不会造成管道7系统或培养基液体污染,节省能源和培养成本;可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注入原料,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智信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仁智信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