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5564.1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斌;田甜;展鹏;张君;叶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蔡斌;田甜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65;C01B32/15;B82Y2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马丽丽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纳米 晶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纳米晶体,将有机晶体原料、修饰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滴加到加热基板上进行蒸发,得到有机纳米晶体,称之为快速蒸发法。本方法中,由于晶体析出的速度快,来不及聚合,于是就造成了纳米晶体的出现,而且微晶尺寸分布可以控制在1‑200纳米范围内,根据实际要求,可以制备需要尺寸的微晶。快速蒸发法制备的有机纳米晶体,降低了有机晶体生产的成本,拓展了有机晶体在半导体制造、光通信、传感成像、传感测量、显示、固体照明、生物医学、数据存储、太阳能、光互联、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光伏器件、纳纳米传感、纳米标签、纳米光刻等光电应用领域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结构,使其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險道效应,在力、热、光、电、电磁学等方面都表现出异于常规材料的性能。有机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机小分子组成的材料处于纳米尺度范围,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得有机纳米材料的性质强烈区别于其它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及复合纳米材料。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机纳米材料,作为一类具有新颖的光电性能、催化性能、生物特性及热力学性能的材料,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关注与积极探索。作为跨世纪的新型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必将会广泛用于MEMS系统、现代医学、生物工程、国防军事、导弹技术、航空航天、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存储器、光电子器件诸多领域。纳米尺寸上的光学特性依赖于其结构参数,其中包括形状、大小以及表面形状等,形貌控制和结构设计在最优化光学性能上起到关键的作用,例如,纳米结构的聚芴、聚噻吩等已经成功应用在激光、光电探测器、LED上了。
因此,掌控纳米结构会使我们获得一个强大的工具。所以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着材料自身的结构和性质,为了满足有机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必须全面、系统而有效地研究有机纳米材料的性能,因此,发展新型高效的有机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变得极为重要与迫切。目前,制备有机纳米材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再沉淀法
再沉淀法是将含有目标物的溶液快速注入到另外一种溶解性较差的溶剂中,由于溶解性发生突变,有机分子产生沉淀从而生成有机纳米颗粒。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周期短、经济效益实惠,因而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在有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此法制得有机纳 米颗粒的尺寸一般在300nm以上,且分散晶体溶液不稳定,短时间内发生沉降,颗粒尺寸变大。光的吸收值也顺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弱。
2微乳液法
微乳液是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各相同性、外观透明或不透明的分散体系;具有特定的化学微环境,由水溶液、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构成,一般有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以及近年来才发展开来的连续双包型。纳米微粒/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表面活性剂有关。微乳液制备有机纳米材料的特点在于:微反应器的界面存在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表面活性剂的隔离,使得纳米颗粒在微反应器中形成过程中难以聚结。由于微乳液的特殊结构限制了颗粒的生长,使纳米颗粒的制备变得容易。此方法优点: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人为控制颗粒大小,因此在有机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微乳液法在有机纳米材料制备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其缺陷同样存在,例如: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处理;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问题。微乳液制备的纳米颗粒虽然分散性很好,但是浓度总体来说很低。
3自组装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蔡斌;田甜,未经上海多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蔡斌;田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