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再生循环利用微负压裂解装置及裂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75147.7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张岩;赵然;张斌;周亮;宋永亮;赵方;刘囡南;张建雄;杨凯森;姚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09C1/50;C08J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再生 循环 利用 微负压 裂解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轮胎再生循环利用微负压裂解 装置及裂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及汽车业的蓬勃发展,废旧轮胎变成了环境处理的巨大负担,将其与塑料等其 他物料一同处理的难度非常大,则将废旧轮胎单独处理是现在业界共识,其中一般的做法主 要是将废旧轮胎裂解,油气冷凝成产品,不能裂解的部分做成碳黑制品,用于路基铺制等。 现在的废旧轮胎处理设备问题多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裂解不充分,且裂解过程难以调配, 虽然知道在过程中换种催化剂可以提高裂解效果,且再进行搅拌可以将轮胎未充分裂解的部 分翻置出来,但目前的一般设备难以做到这些步骤,而多是利用高温、延长时间、过量催化 剂以进行裂解,这种方法既不经济,也不高效。而且,在废旧轮胎裂解过程中,进行物料转 移是非常麻烦和不便的,物料都是破碎,具备粘性的物质,分散不好不利于裂解,而分散太 好在转移中很容易遗撒和溅出,物料转移过程要保障好难度很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链轮上 以皮带承载物料的传输,但高温器具内又不能设皮带,然后各反应器具入口出口还要设进出 料的推料装置,在不理想情况下还要用人工,不仅繁琐,而且成本高,耗时长,生产过程没 有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通过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问题主要是物料转移过 程的繁琐、不理想、无保障,本发明力图通过一种装置的巧妙设计,通过微负压和重力的作 用下实现方便的物料转移,克服现有技术中物料转移的缺陷。现有技术还存在着催化剂的过 度消耗问题、单级反应釜裂解不充分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裂解仓往往采用高热和过量添加催化剂的方式,本发明的炉体结构中,裂 解用热可以从冷凝油气中得到部分,不足部分再由加热装置供给,这建立在我们的前期研究 分析之上,应用卤化物过渡金属催化剂、氧化物过度金属催化剂,如NiCl2、FeCl2、TiO2, 则温度低至450℃即可进行充分地裂解。在应用卤化物过渡金属催化剂、氧化物过度金属催 化剂,如NiCl2、FeCl2、TiO2的前提下,催化变得十分高效,而这些催化剂价格较高,相对 于现有技术中常常过量使用催化剂的情形,本发明使用水、乙醇、异丙醇等溶剂/分散介质, 用于溶解/分散卤化物过渡金属催化剂、氧化物过度金属催化剂,并以加压喷洒的形式喷涂于 破碎处理后的轮胎原料上,以形成较高的催化剂利用率,轮胎原料中可以裂解的部分得到了 更充分地裂解,进而,介于轮胎中不同的催化剂能够催化裂解的部分可能不同,则在不同的 裂解仓内喷洒不同的催化剂,可以达到整体裂解率更高的效果。再有,针对不同阶段的裂解 油气都收入冷凝器进行处理,并且在前一部分物料进行深度裂解时,前一裂解仓同时用于裂 解没处理过的/裂解程度更低的物料,体现了充分裂解措施和工业化流程处理的较好结合,本 发明的方案相较现有技术克服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轮胎再生循环利用微负压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轮胎处置机构1、进料仓3、催化剂供给器2、第一裂解仓4、第二裂解仓6、热空气 供给器5、冷凝器7、储油罐8、储气罐11、出料仓9、分离装置10。
进料仓上设有氮气补充装置13,用于向进料仓中补充氮气和调节进料仓中气压;第一裂 解仓和第二裂解仓上方有油气出口,分别经过油气输出管连接至冷凝器,并且在油气输出管 上分别设有用于从第一裂解仓和第二裂解仓抽取油气的第一抽气装置14和第二抽气装置15, 在抽气的同时也用于调节第一裂解仓和第二裂解仓的气压;出料仓上具有废气抽取装置16, 在抽取废气的同时,用于出料仓的气压调节;还具有热交换器,冷凝器与热交换器换热,经 过冷凝,将油品和气体分别送入储油罐和储气罐。
第一裂解仓4、第二裂解仓6上分别设有第一催化剂喷嘴11和第二催化剂喷嘴12,第一 催化剂喷嘴11和第二催化剂喷嘴12连接到催化剂供给器,由催化剂供给器供给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