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线防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74967.4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致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防水 装置 | ||
1.一种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壳体的一端至另一端贯通设置有容纳至少两根电线通过的过线孔;
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测量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
筒状吸附棉,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筒状吸附棉的外侧壁具有一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将所述筒状吸附棉包裹在所述电线的外侧壁,所述筒状吸附棉的长度均为10~20cm;
驱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容腔室内,所述驱动构件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所述紧固环连接,所述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筒状吸附棉在该容纳腔内相对于电线移动,且从该容纳腔的一端移动在另一端,以吸附该容纳腔内电线外侧壁上的水;
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湿度判断模块、电源检测模块和断电开关,所述湿度判断模块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并根据所述湿度判断是否启动所述驱动构件,所述电源检测模块内预先存储一设定电流值,所述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电线的电流,并将检测的电流与所述设定电流值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启动所述断电开关;
其中,当所述电源检测模块检测的电流值小于所述设定电流值时,且检测到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不小于10%时,此时所述容纳腔内的电线处于湿润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构件驱动该容纳腔内的筒状吸附棉以一定的速度从该容纳腔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以吸附该容纳腔内电线外侧壁上的水;当所述筒状吸附棉在所述容纳腔内进行两次往复运动,且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小于10%时,所述驱动构件停止工作;当所述筒状吸附棉在所述容纳腔内进行两次往复运动,且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不小于10%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所述断电开关,以使得所述壳体内的电线发生短路;
当所述电源检测模块检测的电流值小于所述设定电流值时,且检测到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小于10%时,所述容纳腔内的电线处于干燥且安全的状态;
当所述电源检测模块检测的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电流值时,所述容纳腔内的电线处于危险状态,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所述断电开关,以使得所述壳体内的电线发生短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红外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和另一端,且均靠近所述过线孔,当所述驱动构件从该容纳腔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位于另一端的红外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构件转向,从所述容纳腔的另一端向一端运动,以完成一次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喇叭状壳体,其具有一喇叭状空腔,所述喇叭状壳体的小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喇叭壳体的大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电线连接的两端设备固定连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带有中间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中间夹层内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所述壳体内层和中间夹层的透气孔,以使得所述壳体内层的湿气通过所述透气孔到达所述吸附板。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为氢氧化铝板。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涂覆环氧树脂胶或涂覆油漆,其厚度为3~5cm。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吸附棉的移动速度为10~20cm/s。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为30~60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长度均为1.5~2.5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吸附棉的厚度均为8~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致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乐致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49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