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3797.8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涛;孙德智;马智波;史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水平 潜流 人工 湿地 强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主要由进水水量调节器(2)、多单元并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主体和出水水位控制器(8)组成。通过进水水量调节器(2)和出水水位控制器(8)调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水位,增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内大气复氧的性能,提高系统内溶解氧水平与微生物活性,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通过多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并联的配置,使处理水量稳定且可持续。污水按前后顺序经过强化除氮基质层(4)和强化除磷基质层(5),增强脱氮除磷效果,避免因基质不合理填充造成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下降。本发明弥补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水平低,脱氮除磷效果差的缺失。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能耗低、处理量稳定可持续、运行管理简单、能够承受较大的污染负荷,同时能够减少用地面积及建设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低投资、低能耗、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管理简单、具有景观价值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改善与生态功能恢复中。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主要是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三者协同作用而去除的,基质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等物理化学作用去除水体污染物,还可以为微生物附着和植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植物通过自身利用吸收去除水体污染物,微生物则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水体污染物。在植物根区吸收利用和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等生化作用过程中,都需要溶解氧。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中溶解氧的高低,对污染物的去除有直接的影响。传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床体一般高60-100cm,污水通过水平推流的流动方式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得到处理,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对有机物、ss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目前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长,水流较为平缓,基质和植物长期浸泡在水中,对大气复氧及植物根部输氧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造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内溶解氧水平低,基本处于厌氧状态,从而造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硝化能力不足,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高氨氮的污水处理。在应用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往往与表面流、垂直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及好氧生物工艺单元组合,利用这些处理单元系统内较好的溶解氧水平,弥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溶解氧水平低的劣势,在组合工艺系统内形成好氧与厌氧交替的环境,达到更好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目的。如名称为表面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公开号为CN101481177A的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70614.5,名称为复合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系统及处理方法,公布号为CN102515413A的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87252.2,名称为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方法及其系统,公开号为CN102923860A的专利、中请号为 201310005326.9,名称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中水处理系统,公布号为 CN103043865A的专利。但是这类组合工艺中,需多类型处理单元共同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大,建设费用高,工艺相对复杂,不易运行管理等缺点。
有学者为了增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溶解氧水平,在系统中添加了一系列曝气或复氧装置,如申请号为201310122176.X,名称为低C/N生活污水高效脱氮的复合电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装置,公布号为CN103214093A的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29775.5,名称为递减曝气潜流人工湿地,公告号为 CN101704585B的专利、申请号200810112148.9,名称为一种供养量可控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公布号为CN103449611A的专利。但这些外加装置会产生一定能耗,违背了人工湿地低能耗的特点。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方法,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自身入手,不依靠外力提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充氧能力,对提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