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73792.5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黄清华;刘甜甜;张淑芬;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06;A61K47/46;A61P15/14;A61K35/57;A61K35/36;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晓熹 |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粉刺 性乳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本发明还涉 及该乳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刺性乳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 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 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 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 乳腺炎。
粉刺性乳痈多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临床报道多见于20-40岁女性, 且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线状部分凹 陷。多单侧乳房发病,亦有双侧乳房先后发病,呈慢性经过,病情表现多样, 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大部分粉刺性乳痈患者在初诊时伴 有脓肿形成,或成而未溃或脓成得溃或反复溃破。观患者乳房局部,肿胀部位 皮肉多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呼之欲出,破流脓 水。
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临床在该病红肿热痛时期,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 效果不佳,患者症状常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好转后不久再次复发。若使用抗生 素治疗无效,肿块范围扩大或红肿溃破、脓肿形成时,西医临床多采用手术将 乳腺区段切除或导管切除,严重者甚至做乳房单纯切除手术,对于患者的生理 和心理影响较大,患者难以接受。中医治疗该病的药物极少,且基本都为中药 汤剂,但中药汤剂需要每天煎药,存在服用不方便的缺点,且中医基本无外用 药物进行治疗该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及其制备 方法,该乳膏与皮肤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渗透性,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可迅速 透过皮肤屏障,提高局部或全身血药浓度,促进药物吸收及发挥作用,直接作 用于乳房,使药物直达病灶,其中的药物药效相辅相成,相互增益,活血化瘀、 清热消肿、杀菌解毒、祛腐生肌、舒敏润肤,可有效治疗粉刺性乳痈。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独一味20-40份、 红景天20-40份、碎骨红20-30份、小狗脊10-20份、降香10-18份、急性子15-25 份、救必应10-20份、铺地蝙蝠草6-12份、鸭儿芹6-12份、丝瓜10-20份、花 椒4-8份、柏脂8-16份、老虎姜10-20份、使君子4-8份、山芝麻6-10份、穿 山甲5-10份、狗蚁草6-10份、蒟酱叶8-16份、金盏菊10-20份、赤石脂4-6份、 地肤子10-20份、白鹅膏6-10份、茶油10-20份、蓝甘菊精油1-3份、麦饭石 6-12份、月桂氮卓酮8-14份、角鲨烷10-18份、蜂胶8-16份、薄荷醇4-6份、 橄榄油4-8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10份、司盘800.2-0.4份、氯甲酚0.05-0.07 份、OP乳化剂0.2-0.4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独一 味20份、红景天20份、碎骨红20份、小狗脊10份、降香10份、急性子15 份、救必应10份、铺地蝙蝠草6份、鸭儿芹6份、丝瓜10份、花椒4份、柏 脂8份、老虎姜10份、使君子4份、山芝麻6份、穿山甲5份、狗蚁草6份、 蒟酱叶8份、金盏菊10份、赤石脂4份、地肤子10份、白鹅膏6份、茶油10 份、蓝甘菊精油1份、麦饭石6份、月桂氮卓酮8份、角鲨烷10份、蜂胶8份、 薄荷醇4份、橄榄油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份、司盘800.2份、氯甲酚0.05 份、OP乳化剂0.2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乳膏,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独一 味30份、红景天30份、碎骨红25份、小狗脊15份、降香14份、急性子20 份、救必应15份、铺地蝙蝠草9、鸭儿芹9份、丝瓜15份、花椒6份、柏脂 12份、老虎姜15份、使君子6份、山芝麻8份、穿山甲8份、狗蚁草8份、蒟 酱叶12份、金盏菊15份、赤石脂5份、地肤子15份、白鹅膏8份、茶油15 份、蓝甘菊精油2份、麦饭石9份、月桂氮卓酮11份、角鲨烷14份、蜂胶12 份、薄荷醇5份、橄榄油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8份、司盘800.3份、氯甲酚 0.06份、OP乳化剂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