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3499.9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4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9;G03B13/34;G03B13/36 |
| 代理公司: | 72003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泰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驱动 装置 | ||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外框、镜头承载座、簧片以及至少一吸震元件。镜头承载座活动地设置于外框内。簧片具有外周部、内周部及至少一臂部,外周部结合于外框,内周部结合于镜头承载座,而臂部连接于外周部与内周部之间。吸震元件连接于簧片的臂部与外框、镜头承载座的至少一者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镜头对焦所需的时间可被缩短的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几乎都具备数字摄像的功能,此要归功于镜头驱动装置的微型化。现今普遍被使用的一种微型镜头驱动装置是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其利用线圈磁铁及簧片的组合,以承载镜头于摄像光轴方向进行前后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能。
一般而言,当镜头对焦移动至定位时会产生抖动,之后才慢慢达到稳态,这段从静止、移动到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之为动态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其会影响到镜头驱动装置对焦所需的时间(当动态响应时间越长,所需的对焦时间亦越长,如此并不利于镜头驱动装置的效能)。因此,如何将动态响应时间缩短,进而可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实值得相关人员所深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对焦移动所产生的抖动可被降低,进而可缩短动态响应时间及镜头对焦所需的时间的镜头驱动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一外框;一镜头承载座,活动地设置于外框内;一簧片,具有外周部、内周部及至少一臂部,其中外周部结合于外框,内周部结合于镜头承载座,而臂部连接于外周部与内周部之间;以及至少一吸震元件,连接于簧片的臂部与外框、镜头承载座的至少一者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簧片的臂部上设有至少一朝着外框方向延伸的凸部,且外框上设有至少一凹部,对应于凸部,其中吸震元件连接于凸部与凹部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簧片的臂部上设有至少一朝着镜头承载座方向延伸的凸部,且镜头承载座上设有至少一凹部,对应于凸部,其中吸震元件连接于凸部与凹部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外框的内侧上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接着部,且吸震元件连接于簧片的臂部与前述接着部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簧片的内周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开口,暴露出镜头承载座上的一部分接着面,且吸震元件连接于簧片的臂部、前述开口与部分接着面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吸震元件以卷绕方式连接簧片的臂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吸震元件为一软性凝胶。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吸震元件、外框及镜头承载座具有相同的树脂材料。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外框与簧片为镜头驱动装置的一上盖与一上簧片。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外框与簧片为镜头驱动装置的一下盖与一下簧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显示图1的镜头驱动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3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簧片、吸震元件与外框的配置方式的正面示意图,图3B显示图3A中A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簧片与吸震元件间的连接方式的剖视图。
图5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簧片、吸震元件与外框的配置方式的正面示意图,图5B显示图5A中B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