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体超声结合射频的机器人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1902.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徐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6 | 分类号: | G01S15/06;G01S7/5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体 超声 结合 射频 机器人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体超声结合射频的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设有分体超声结合射频模块,所述分体超声结合射频模块包括接收端、发射端,所述发射端及接收端均由超声波接收探头、射频模块及微控制单元组成,所述分体超声结合射频模块的发送端,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启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通过各自内部的射频模块进行时间校准,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时间进行同步,使时间误差控制在1微秒以下;
b)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时间同步后,所述发送端延时相同时间发送全向超声波信号;
c)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时间同步后,所述接收端等待100us后开启计时器,等待接受所述发射端发送的全向超声波信号;由于所述接收端包括之间有间距的第一超声波接收探头和第二超声波接收探头,能分别接收到所述发射端发出的以声速直线传播过来的超声波信号,因此信号到达两个接收探头的时间有差异;
当接收完成后,根据,得出,所述发射端到第一超声波接收探头的距离为d1,所述发射端到第二超声波接收探头的距离d2,v表示声速,t表示所述发送端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一超声波接收探头或第二超声波接收探头接受到的时间,由于第一超声波接收探头、第二超声波接收探头及发送端构成的三角形三边已知,即d1、d2及第一超声波接收探头和第二超声波接收探头的距离,可计算出被跟随目标的位置,即为三角定位计算方法;控制目标的位置误差在10cm以内;
d)所述接收端解算出目标位置信息后能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e)通过所述上位机估算出目标的位置,实现机器人对被跟随人的跟随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体超声结合射频的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超声结合射频的机器人定位方法能达到10Hz的定位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体超声结合射频的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超声结合射频模块的发送端可替换为全向发射模块,所述全向发射模块包括一个射频模块以及不同方向的多个超声波发射头;其中全向发射模块中的射频模块和所述接收端的射频模块是用来校准两个设备之间的时间,使之同步,误差小于1微秒,之后通过多个超声波发射头发射全向超声波,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超声波,并通过上位机计算出不同的距离所述上位机再通过所述三角定位计算方法,估算出目标的位置,使得目标的精确位置的误差控制在10cm以内,进而通过估算出目标的位置实现机器人对被跟随人的跟随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9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高纯硅铁的降碳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花丹参保健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