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集成电路和集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1855.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车丙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7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无线 充电 集成电路 集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集成电路和集成方法,通过将无线电能接收层放置于无线充电主板上,然后无线充电主板堆叠放置于电子设备的主板(或电池)之上,无线充电器件采用单独的主板放置,散热性能好,并且无线电能接收层通过磁共振方式耦合发射装置传输的空间磁场,可使得可穿戴设备能量传输效率高、距离远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集成电路和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以及智能跑鞋由于其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但这些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是一大技术难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两种方式:接触式充电和非接触磁感应式充电。
在接触式充电中,需要给电子设备设置可以导电的金属接触点,外部直流电通过金属接触点给电子设备充电,但这种充电方式会使得金属接触点裸露在外面,整个设备不是完全封闭的,造成穿戴电子设备内部的防水防尘能力降低。
在非接触磁感应充电方式中,将具有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模块集成到智能穿戴电子设备里,电子设备可以做到全封闭。现有技术中的非接触无线充电方式一般是通过外置的电能发射平台产生空间磁场,通过内置的电能接收线圈感应交变磁场,从而产生电能给电子设备充电,但是,在磁感应充电方式中,穿戴电子设备内的电能接收线圈和外置的电能发射线圈需要紧密贴合,接收线圈才能感应出电压,而且,由于穿戴设备自身的形状特征,往往需要通过磁吸的方式和外部的电能发射线圈紧密贴合,才能正常充电。可以看出,这样的无线充电方式非常不便,充电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集成电路和集成方法,通过将无线电能接收层放置于无线充电主板上,再将无线充电主板堆叠放置于电子设备的主板(或电池)之上,无线电能接收层通过磁共振方式耦合空间磁场,这样,可使得可穿戴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并且能量传输效率高。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集成电路,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电子设备主板、电子设备电池、无线充电主板以及电能接收层;
所述电子设备主板用以放置实现各功能的电子设备器件,并且所述实现各功能的电子设备器件电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主板;
所述无线充电主板用以放置实现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件,并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件电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主板;
所述电能接收层包括电能接收线圈、依次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紧邻放置的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所述电能接收层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主板之上;
其中,所述电能接收层和所述无线充电主板共同作为第一结构层,所述电子设备主板和所述电子设备电池共同作为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堆叠放置。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器件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板之上,所述电子设备主板和所述电子设备电池叠加放置,且所述电子设备电池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器件之上。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器件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板之上,所述电子设备主板和所述电子设备电池叠加放置,且所述电子设备电池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板之下。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器件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板之上,所述电子设备主板和所述电子设备电池平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主板的放置有无线充电器件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主板的放置有电子设备器件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主板的放置有无线充电器件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主板的放置有电子设备器件的方向为相反的方向,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件和所述电子设备器件对向放置。
进一步的,当所述无线充电器件和所述电子设备器件对向放置时,则将高度超过一定值的部分器件放置于电子设备主板上电子设备器件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