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膜明串珠菌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71582.2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钧;韩瑨;徐晓芬;高彩霞;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朱水平;沈利 |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膜明 串珠 水不溶性胞外 多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膜明串珠菌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BD3749接种于番茄汁蔗糖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2)将步骤1)所得发酵液冷冻干燥后,取粉末用碱液浸提,取上清,调节上清pH值至7,取沉淀,冷冻干燥即得。该制备方法所用番茄汁蔗糖培养基主要原料为番茄,其来源广、成本低、天然安全,在降低物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食品安全性,发酵菌种为肠膜明串珠菌单一菌种,上述组合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标准化与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控制,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膜明串珠菌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不溶性葡聚糖(Insoluble glucan,IG)是一类不溶于水、以葡萄糖为单一组分聚合而成的一种糖类多聚物,这类理化性质特殊的碳水化合物不但来源广泛,在植物、真菌以及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均有报道,而且种类繁多。目前报道较多的IG有dextran、curdlan和cellulose三种,从结构特点来看,已报道的这些IG的分支仅由α-(1,2)、α-(1,3)或α-(1,4)糖苷键中的一种将支链与主链连接起来,极少涉及2种或以上糖苷键的分支结构。因此,新构型IG的筛选与发现不仅为IG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而且极大地推动了IG结构有关研究的前沿领域。
此外,目前IG的获得都来自合成培养基,此类培养基成分多样,配方复杂,配制过程繁琐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风险,再者,制备的成本相对较高、IG的来源相对有限,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G的开发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制备使用的是成分多样,配方复杂的合成培养基存在的成本较高,培养基配制繁琐,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肠膜明串珠菌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用番茄汁蔗糖培养基安全纯天然,配制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本发明人发现保藏号为CGMCC No.100064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BD3749在番茄汁蔗糖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后的发酵液经冷冻干燥,碱液浸提,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再经酸液调节pH至7,离心取沉淀,冷冻干燥可获得具有特殊结构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肠膜明串珠菌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BD3749接种于番茄汁蔗糖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2)将步骤1)所得发酵液冷冻干燥后,取粉末用碱液浸提,取上清,调节上清pH值至7,取沉淀,冷冻干燥即得。
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1)为:将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BD3749接种于番茄汁蔗糖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本发明步骤1)肠膜明串珠菌BD3749已于2014年11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该菌株的建议的分类命名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64,所保藏的培养物名称为:BD37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