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门封板焊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0756.3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河;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22405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门封板 焊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侧面滑门的焊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滑门封板焊接工 装。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车辆后段侧面大多采用滑门结构,采用侧滑门的好处是开闭方便, 尤其在一些空间较为狭窄的巷道、货仓等地点,可以很容易地打开后门而不至 于卡住。另外,采用侧滑门的车辆在货物的装载和搬卸方面也更加便利。对于 运载货物的车辆或者需要封闭空间的特殊车辆而言,侧滑门的车窗部分通常改 用焊接封板的形式。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对应的焊接工装,因此在进行滑 门和封板的焊接时往往需要一名技术人员持续扶握滑门和封板,再由另一名技 术人员进行焊接操作,劳动强度较高。而且,人工扶握也存在较大操作误差, 焊接定位的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滑门封板焊接工装,降 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提高焊接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滑门封板焊接工装包括底座和固定框 架,所述固定框架垂直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与固定框架的交线位置设置有 滑门定位支座;所述固定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多个封板定位夹具。通过滑 门定位支座和封板定位夹具的配合,实现滑门和封板的位置固定,然后进行焊 接操作,仅由一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
上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固定框架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中部 均为镂空结构,生产制作简单,材料耗费少。
上述滑门定位支座为两个,均匀设置在底座和固定框架的交线处,对滑门 进行牢固限位,防止焊接过程中滑门位置出现移动。
上述定位支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可以根据滑门的高度和尺寸选择将 其放置在不同的定位凹槽内。
上述固定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三个封板定位夹具,对封板进行牢固限位, 防止焊接过程中封板与滑门的相对位置出现变动。
上述固定框架为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前后两侧可以各 固定一个滑门和封板,焊接人员在二者中间进行操作,可以同时完成两个滑门 总成的焊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底座和固定框架均为金属框架,结构坚固牢靠。
上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可以在需要时对焊接工装的位置进行移动, 随时随地进行焊接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和固定框架,对滑门和封板的相对位置实现固定, 无需人工手扶,仅由一名技术人员便可完成焊接操作,劳动强度低,占用岗位 资源少。
(2)本发明通过设置滑门定位支座和封板定位夹具,分别对滑门和封板进 行机械固定,定位精度高,焊接误差小。
(3)本发明所采用的底座和固定框架均为中部镂空的金属结构框架,结构 坚固牢靠,耗费材料少,生产制造成本低。
(4)本发明可以在底座的前后两侧各设置一个固定框架,这样便可以由中 间的技术人员进行连续焊接操作,工作效率高。
(5)本发明的底座部分设置有滚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焊接工装进行位 置移动,随时随地完成焊接操作,灵活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门和封板焊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焊接工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固定框架2,二 者整体均为矩形钢结构框架,牢固可靠。固定框架2垂直安装在底座1上,底 座1与固定框架2的交线位置处设置有滑门定位支座3。滑门定位支座3上开 设有多个定位凹槽4,可以针对不同高度和尺寸的滑门选择不同的定位凹槽进 行固定放置。固定框架2内部设置有多个限位柱5,用于滑门的倾斜倚靠。如 图2所示,封板6的焊接位置在滑门7的上方中部,因此在对应于封板焊接位 置的固定框架2的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三个封板定位夹具8,用于对封板进行 固定。完成滑门和封板的位置固定后便可以开始焊接工作。整个固定和焊接过 程仅由一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节省了岗位资源,提高 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0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