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反光镜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9279.9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浅井五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反光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反光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电子反光镜装置,其具备:对车辆的左右的后方以及侧方(左后侧方以及右后侧方)进行拍摄的各拍摄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设置于驾驶员容易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且显示由各拍摄单元所拍摄的拍摄图像(例如,专利文献1)。
通过将这样的电子反光镜装置搭载于车辆,从而无需设置用于供驾驶员确认左右的后方以及侧方的车门后视镜、翼子板后视镜等,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的伴随于空气阻力的降低的节油率的提高、车辆的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83618号公报
然而,多数情况下,在车辆的后退时,驾驶员要利用电子反光镜装置确认的车辆的左后侧方以及右后侧方的范围与车辆前进时不同。因此,在驾驶员使车辆后退时,期望电子反光镜装置以与驾驶员要确认的范围等相应的方式而对显示单元所显示的车辆的左后侧方以及右后侧方的范围进行适当的变更。
然而,专利文献1中仅公开了在显示单元显示由拍摄单元拍摄的图像这一点,对于在驾驶员使车辆后退时驾驶员要确认的部分与车辆的前进时不同的方面等,完全未予以考虑。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反光镜装置,在车辆的前进时和后退时,该电子反光镜装置适当地对由显示单元显示的车辆左右的后方及侧方的范围进行变更,从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反光镜装置具备:
拍摄部,该拍摄部至少设置于车辆的左右的任一侧的侧面,对上述车辆的后方及侧方进行拍摄;以及
显示部,该显示部设置于上述车辆的室内,显示由上述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或者对该图像实施预定的变换而生成的图像,
在上述车辆的档位是前进档位的情况下、上述档位是后退档位的情况下、或者上述档位是后退档位且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显示部分别显示对应于不同的拍摄范围的上述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电子反光镜装置,在车辆的前进时和后退时,能够适当地变更由显示单元显示的车辆左右的后侧方的范围而提高驾驶员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电子反光镜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车辆的照相机的设置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由照相机拍摄的图像和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通常时)的图。
图4是对车辆后退时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右后侧方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对车辆后退时利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右后侧方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对车辆后退时利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右后侧方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由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对车辆后退时利用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右后侧方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车辆后退时利用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左后侧方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由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子反光镜装置(处理部)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9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