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用牡丹播种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8751.7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色天香油用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播种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用牡丹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用牡丹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逐年 升高,国内食用油供应明显不足,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食用油总量的60%依 赖于进口,已经超过了国际食用油安全预警线。目前,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大 豆,基本依赖于进口。同时,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且土地资源有 限,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空间甚小。在此背景下,大力开发我国特有的新的 优质高产油料作物迫在眉睫。油用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foroil)是我国 独有的原生种植物,是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中产籽出油率高(大于或等于 22%)的种的统称。油用牡丹籽的含油率可达到24.12%-37.83%,不饱和脂肪 酸的含量可达到92.0%,其中被称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含量为41.86%, 高于山茶油、核桃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等食用油。
在油用牡丹的栽培历程中,最常见的繁殖方法就是播种,但是由于油用牡 丹种皮蜡质较厚较坚硬,萌发生根很困难,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油 用牡丹种子不易萌发生根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同时,油用牡丹种子还 存在着上胚轴或胚芽休眠现象,种子萌发不整齐,有些种子几年内都不发芽一 直处于休眠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油用牡丹种子的播种育苗方法,使 得油用牡丹种子能够快速萌发生根,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用牡丹播种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种子收集:于8月中下旬采收成熟的果实,置于阴凉潮湿处待种子自 种荚内自然脱出并采用水选法选出良种;
S2、促萌发处理:进行摩擦破壳、热水浸泡、变温处理以及酶法处理促使牡丹 种子提高萌发速度与萌发率;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种子进行处理,可 以显著提高萌发率以及萌发的整齐程度,相比单种处理方法效果更佳。
S3、苗床准备:育苗床采用石灰砖砌成,填入河沙与草木灰的混合物,所述河 沙与草木灰的比例为1-3:1;育苗基质通常使用河沙,但是湿润的河沙过于紧实, 影响种子的透气性,而加入草木灰可以改善培养基质的透气性,而且草木灰富 含钾元素与其他矿质元素,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
S4、播种育苗: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种子采用条播的形式播入苗床中,保持苗 床湿润直至种子萌发;
S5、移栽及后期管理。
进一步的,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可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胚本身的因素,包 括胚的形态发育未完成、生理上未成熟、缺少必须的激素或存在抑制萌发的物 质。第二类是种壳(种皮、果皮或胚乳等)的限制,包括种壳的机械阻碍、不透水 性、不透气性以及种壳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等原因。
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摩擦破壳:将牡丹种子置于灰色粘质砂岩石制成的容器中,并用桨式搅拌 器反复搅拌15-30min;摩擦能够使种皮表面产生划伤,有利于突破种皮的机械 阻碍,增强种子内部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从而解除因第二类因素导致的种子休 眠。
S22、热水浸泡:将种子放入80℃的恒温水中,搅拌并浸泡6~8h,并捞出;由 于油用牡丹种皮表层蜡质较厚较坚硬,使用热水浸泡增强种皮透性并能浸出发 芽抑制物质,从而促进萌发。实验证明,油用牡丹种子在80℃下浸泡6-8h萌发率 最高,且发芽较为整齐;
S23、变温处理:将牡丹籽先置于25℃处理4小时,然后骤冷降温置于5℃下处 理20h,后骤热升温至25℃,如此循环处理8-10次;变温处理中,高低温、温 差、高温和低温持续期、升温和降温速率、循环次数等因素影响最为重大,温 差通常用来检测变温的有效性,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动才会打破休眠,油用 牡丹种子在5-25℃变动有效;高低温持续的时间影响种子休眠的打破,油用牡 丹在高温下4h、低温下20h效果最好。增加交替温度的次数,也利于打破种子的 休眠,当萌发率高于90%时,即可停止交替温度以节约控温成本。综上所述,步 骤S23中的变温方法尤其适合油用牡丹种子的促萌发,萌发率在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色天香油用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色天香油用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8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三七和川滇桤木套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高效玉米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