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水蛭提取物加蜂蜡的透皮吸收药膜的制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7828.9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春莲 |
| 主分类号: | A61K35/644 | 分类号: | A61K35/644;A61K9/70;A61P3/10;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蛭 提取物 蜂蜡 吸收 制备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含水蛭提取物加蜂蜡的透皮吸收药膜的制备。
背景技术
目前药物透皮吸收剂大部分为西药制成,因外用药物对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有限, 尤其是透过皮下进入组织吸收效果更有限,提高药物透皮吸收功能,对于未控制好血糖而造 成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提出了重要课题。往往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不但增加了患者病情迁延, 而且对患者身心都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透皮吸收效果好、副作用少使 用方便。
本发明皮肤吸收剂的有益效果:透皮吸收剂在远红外线诱导下进入皮下组织,通过皮上、 皮下增加药物吸收,达到抗栓、溶栓、收涩,敛疮,生肌,止痛效果,调理对各种原因引起 的糖尿病足及动、静脉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水蛭提取物加蜂蜡的透皮吸收药膜的制备,其特征 是由下述份数的水蛭提取物和蜂蜡制成:水蛭提取物1-50份、蜂蜡1-30份。经远红外线照 射将药物送入皮下组织。
制备工艺:先提取水蛭提取物,首先将水蛭干体干燥、细粉,过筛,备用;再用65% 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 收乙醇,再将前上述组方中的药物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蜂 蜡搅匀。即得。可制作成药膜和膏剂
副料:生理盐水、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糊精。其中生理盐水调节渗透压作用,有利于 提取物在照射下进入皮下;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棕榈酸与L-抗坏血酸等天然成分酯化而成, 其分子式为C22H38O7,是一种高效的氧清除剂和增效剂,糊精调节密度。
本发明中药的功效水蛭来源于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 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体。含水 蛭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解凝血酶所致的血栓的作用。水蛭素是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和 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水蛭的唾液腺分泌物给大鼠静脉注射后有较强的抗栓作用。 杭血凝作用。水蛭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因此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的溶栓作用。水蛭素 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解凝血酶所致的血栓的作用。水蛭素是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均有 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水蛭的唾液腺分泌物给大鼠静脉注射后有较强的抗栓作用。杭血小板 作用。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促进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 刺激的释放和由凝血酶诱导的反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水蛭对蜕膜瘤也有抑制作用。蜂 蜡的功能主治: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为100%,治愈 率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制成药膜:水蛭提取物1-50份、蜂蜡1-30份、生理盐水5分、抗坏血酸棕 榈酸酯为棕榈酸3份,使用时涂在离子透入膜上,覆盖在足部患处远红外线照射。
实施例2:制成膏剂:水蛭提取物1-50份、蜂蜡1-30份、生理盐水5分、抗坏血酸棕 榈酸酯为棕榈酸3份、糊精10份调匀浓缩至1.25-1.30(50°)清膏。涂入皮肤直接用远红外 线照射30。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效果频佳。
二、临床适应证:
三、疗效判断: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得到好转。
无效:病情未能控制。
四、服药方法:取药膜1贴或药膏1份.每日1剂,早、晚两次局部外敷,在远红红
外线照射下30分钟或
五、典型病例:
1.患者杨XX,女,58岁。2012年4月就诊。糖尿病10年出现糖尿病足溃烂,伴疼痛经当地 医院治疗不见好转,患者要求用在远红外线诱导下治疗2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 发。
2.患者胡XX、女、71岁。2014年6月就诊。主诉糖尿病足5年,用消炎药不见好转,而且逐 渐蔓延。患者要求用本发明中药在远红外线诱导下治疗2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反 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春莲,未经于春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血见愁饮
- 下一篇: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药物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