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7289.9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注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件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根据其成型特性可以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照成型工艺可以分为吹塑模具、注塑模具、铸塑模、注塑模等等,传统的注塑模具以浇注系统又可以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具两种,对于注塑模具来说,注塑模为一种常用的模具。
对于注塑模具来说,通常采用镶件,并且在镶件上设置有成型面,起到了辅助成型面成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壳体抽芯的模具来说,由于难以在成型后进行抽芯,一般采用了左右合拢的移动镶件进行注塑件的成型,但是这种方式成型的模具会在注塑件的左右合拢的位置产生一条分模线,极大的影响了注塑件的质量和手感,所以壳体的内部一般通过镶件成型,但是对于需要通过镶件在壳体内成型大型空腔来说,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注塑机出料的熔融体温度非常高,导致镶件的温度很高,注塑件的冷却效果变差,最终使注塑件无法完全冷却,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418954.5”的发明专利通过在镶件内设置有水路来解决镶件温度过高的问题,但是设置的水路会带来会带来镶件的不同位置的冷却温度不同,最终在成型注塑件上产生水纹,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镶件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注塑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件模具,包括模架和若干个镶件,所述镶件的一端为成型面,每一所述镶件呈平行设置在模架上,所述模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每一所述镶件内设置有与第二水路连通的冷却腔,所述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之间设置有贯穿件,所述贯穿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分别与每一冷却腔和第一水路连通,所述贯穿件贯穿第二水路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腔与贯穿件的端部形成有混合腔。
进一步地,通过在冷却腔与贯穿件的端部形成有混合腔,在冷却水的流动过程中,如果冷却水只朝着单一方向移动,冷却水会因为水温的问题发生分层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混合腔,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在混合腔的位置,会发生转向,从而使分层的水发生混合,使处于下部的水被翻转至上方,降低冷却水与冷却腔侧壁接触的温度,混合腔还有在该位置混合冷却水的效果,延长该位置与冷却水接触的时间,同时冷却水在该位置的流动还可以产生湍流,湍流可以使分层的冷却水混合,使内部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反至上方,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从而增加塑件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贯穿件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上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与第二水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有分别与第二水路和冷却腔连通的间隙,所述空腔设置在内管内。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内管和外套管,从而自然产生了与第二水路连通的间隙,同时又通过将空腔开设在内管内,从而实现了水路的环流,第一水路、镶件内部的冷却腔和第二水路相连通,外套管还起到了防止冷却水从模架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的作用,防止冷却水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与模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通过在内管与模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螺纹,螺纹起到了增强内管与模架之间的连接力的作用,起到了连通第一管路与冷却腔的效果,螺纹的密封效果较好,通过内管的配合,防止第二水路和第一水路在内管位置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上套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一端面与模架连接,所述橡胶圈的另一端面与镶件抵接。
进一步地,由于贯穿件和冷却腔之间的间隙在镶件位置是断开的,所以该位置会发生渗水,通过在该位置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起到了防止冷却水从间隙中流入模架在镶件的下端面之间,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橡胶圈,起到了防水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镶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与冷却腔连通,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使排气口打开和关闭的格挡部。
进一步地,对于此类非常深入注塑件内的镶件,一般会产生困气的问题,通过在该位置开设有排气口,升高的气压可以直接通过排气口排出,但是在注塑时,会有熔融体的塑料进入排气口,故通过在排气口位置设置有格挡部,格挡部起到了防止熔融体进入排气口的效果,一般工作过程是,在熔融体塑料快要填满后,打开格挡部,通过水路的流动,将气体排出,同时为了防止水流进入,排气口的间隙很小,水流因为排气口另一侧的高压,从而无法进入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