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7082.1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华;陆育明;冯忠耀;刘萍;杨卫忠;陈辉华;王水兵;顾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 地址: | 2015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锆钠载铜 抗菌 聚酯纤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硝酸铜、磷酸锆钠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搅拌,水浴加热,经抽滤、洗涤、烘干、研磨、煅烧得到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
B、将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与二甲苯混合,通氮气保护,高速搅拌下加入硅烷偶联剂,经回流、过滤、烘干、球磨得到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
C、将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与聚酯共混干燥,并经螺杆挤压熔融、挤出、冷却、拉条、切粒和干燥制成磷酸锆钠载铜母粒;
D、磷酸锆钠载铜母粒与聚酯切片经纺丝制成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
或者将步骤C和D替换为:
E、聚酯切片经干燥、熔融为聚酯熔体,采用在线添加的方式加入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经螺杆挤压机输送到纺丝箱体内进行纺丝制成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硝酸铜、磷酸锆钠的重量百分比为(4~8):(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控制水浴加热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3h,烘干温度100~105℃,烘干时间10h,研磨控制粒径10~300nm,煅烧温度750~780℃,煅烧时间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硅烷偶联剂为配位型钛酸酯、单烷氧型钛酸酯、螯合型乳酸钛盐、硅烷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抗菌粉体重量的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与聚酯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75~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磷酸锆钠载铜母粒与聚酯切片的重量百分比为(5~10):(90~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与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3):(97~9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和步骤E中,纺丝温度为269~276℃,纺速为1000~1150m/min,牵伸倍数3.3~4.8倍。
10.一种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