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6531.0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孟钰麒;王明玉;陈边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4/22;C22B34/32;C01D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分离 回收 方法 | ||
1.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沉淀分离钒铬
先往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A,使其中的钒选择性沉淀析出,过 滤得沉钒后液和钒富集渣,再往沉钒后液中加入沉淀剂B,使其中的铬沉淀析出, 过滤得沉铬后液和铬富集渣;或
往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B,使其中的铬钒共沉淀析出,过 滤得沉铬钒后液和铬钒富集渣;
所述沉淀剂A的加入量是按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的钒形成钒酸盐沉淀化学 反应计量数的1~5倍加入;
所述沉淀剂B的加入量是按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的铬或钒形成铬酸盐或钒 酸盐沉淀化学反应计量数的1~5倍加入,或按沉钒后液中的铬形成形成铬酸盐 沉淀化学反应计量数的1~5倍加入;
所述沉淀剂A选自CaO、Ca(OH)2、Fe2O3、Fe(OH)3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沉淀剂B选自BaO、Ba(OH)2、BaCO3、CaO、Ca(OH)2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步:分离回收碱
往第一步所得的沉铬后液或沉铬钒后液中通入CO2,直接调pH值至7~10, 结晶析出碳酸氢钠,或先调pH值至10~14,过滤除去其中的沉淀物,再调pH 值至7~10,结晶析出碳酸氢钠,过滤得碳酸氢钠晶体及其结晶母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钒或/和铬的溶液是指含钒或/和铬的物料经以碳酸钠 盐为主要添加剂的钠化焙烧-水浸得到的含钒或/和铬的溶液;
所述的含钒或/和铬的物料是指含钒或/和铬的矿物及其选矿加工产品,及冶 金和化工过程得到的含钒或/和铬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中,
钒选择性沉淀析出工艺参数为:温度0~100℃,搅拌或研磨搅拌1~5h;
铬沉淀析出或铬钒共沉淀析出工艺参数为:温度0~150℃,搅拌或研磨搅 拌1~6h;
第二步中:
于-15~50℃,直接向沉铬后液中通入CO2或浓缩后再通入CO2,直接调pH 值至7~10,结晶析出碳酸氢钠;或
于-15~50℃,直接向沉铬后液中通入CO2或浓缩后再通入CO2,先调pH 值至10~14过滤除去沉淀物,再调pH值至7~10,结晶析出碳酸氢钠;
过滤得碳酸氢钠晶体及其结晶母液,所得结晶母液直接返回含钒或/和铬的 物料钠化焙烧所得焙砂浸出工序循环使用,或经石灰苛化后再返回焙砂浸出工序 循环使用,所得碳酸氢钠返回含钒或/和铬的物料钠化焙烧工序循环使用或作产 品出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搅拌是指将沉淀剂A或沉淀剂B加入含钒或/和铬 的溶液或沉钒后液中,使沉淀剂A或沉淀剂B经过研磨机械活化后与被沉淀组 分结合形成沉淀物的过程;所述的研磨搅拌采用先研磨后搅拌、先搅拌后研磨、 搅拌研磨同时进行、以研磨代替搅拌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含钒或/和铬的溶液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得到的钒富集渣,采用CO2转型提钒,或采用硫酸或/ 和硫酸盐溶液转型提钒,或采用钠化焙烧水浸提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