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爬楼轮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66200.7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焦建民;焦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建民 |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李志民 |
| 地址: | 050006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及电动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爬楼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腿脚有残疾、行走不便的人的代步工具。在目前使用的轮椅中,有人力驱动和电力驱动式,这些形式的轮椅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地面行驶,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现有技术中的五星轮式、履带式爬楼轮椅基本可以解决乘坐轮椅的人连同轮椅一同上下楼的问题,但存在一些缺陷。五星轮式爬楼轮椅上下楼时需要人力推、拉,因而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履带式爬楼轮椅上下楼时需要护理人员将轮椅推到楼梯口处,再操作步进电机,控制履带的运动。履带式爬楼轮椅体积大而且笨重,制造成本高,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一定培训才能熟练操作。
公开号为CN 102805692 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电动爬楼轮椅,分护理型和自驾型。其履带行走及驱动机构装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架上,前轮装于座椅上,后轮装于后轮升降机构上,座椅与车架铰接,座椅平衡机构与座椅支架铰接,后轮升降机构与车架铰接,蓄电池组件通过控制机构与履带行走电机、座椅平衡电机和后轮升降电机相连接,这三个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各自的传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座椅平衡机构和后轮升降机构相连接”。该专利申请改进了护理型爬楼轮椅,又增加了自驾型爬楼轮椅。但是该专利申请仍为履带式不便于坐车人独自操作和行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爬楼轮椅,使电动轮椅具有爬楼和正常代步行驶的功能,解决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独自行驶和上下楼梯的问题,提高电动爬楼轮椅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动爬楼轮椅,包括车架、扶手、驱动轮、驱动电机、转向轮和转向轮控制器。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转向轮通过转向轮架连接到车架的前部。轮椅设有驱动轮爬楼机构和升降辅助轮机构。驱动轮爬楼机构包括牙圈、伸缩牙电动推杆、伸缩牙、轮毂连接法兰、偏心圆、限位板和轴套。牙圈通过连接角连接在驱动轮轮毂的内侧。牙圈上设有伸缩孔,伸缩牙均匀分布安装在牙圈上。偏心圆安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限位板和轴套限位。伸缩牙电动推杆安装在车架,并与偏心圆连接。伸缩牙的内端与偏心圆接触,伸缩牙通过复位弹簧与轮毂连接法兰连接。升降辅助轮机构包括辅助轮架、剪式伸缩架、电动推杆、下导杆、上导杆和辅助轮。剪式伸缩架上部与上导杆连接,下部与下导杆连接,上导杆与车架连接,下导杆与辅助轮架连接。电动推杆上部与上导杆连接,下部与下导杆连接。
升降辅助轮机构设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保证辅助轮支架伸缩时支撑点不偏心。驱动轮为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驱动电机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左驱动电机与左驱动轮连接,右驱动电机与右驱动轮连接。电动爬楼轮椅设有倾角开关,倾角开关安装在车架。偏心圆内开有长条孔,长条孔水平布置,使偏心圆在电动推杆的推动下沿驱动轴线前后水平移动。
伸缩牙采用可伸缩型式结构,在爬楼模式下,伸缩牙被推伸至驱动轮外圆的外面参与驱动,在下楼或平路模式下则被回收至驱动轮外圆内。牙圈内的同一平面上设有偏心圆,偏心圆的外圆与伸缩牙的内端接触并与电动推杆连接。采用电推杆驱动,由倾角开关控制的可伸缩辅助轮系统,用于爬楼轮椅上下楼时的水平自动调节。剪式型式伸缩架既能够将伸缩架机构布置于狭小的空间内,又能使辅助轮伸缩架有较大的行程。
两个驱动轮各有一个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电动爬楼轮椅可以由坐轮椅者自行操作,也可由他人操作。电动爬楼轮椅除了具有爬楼功能外,平时也像其它普通电动轮椅一样作为电力驱动的代步工具使用。
本发明电动爬楼轮椅通过伸缩牙为主要结构的驱动轮爬楼机构,使驱动轮能够更好地发挥爬升驱动力,驱动爬楼轮椅完成爬楼作业,使电动轮椅具有爬楼和正常代步行驶的功能,解决了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独自行驶和上下楼梯的问题,提高电动爬楼轮椅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爬楼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图;
图3为电动爬楼轮椅的驱动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图;
图5为电动爬楼轮椅可伸缩辅助轮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B向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建民,未经焦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外伤用治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