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培养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5947.0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爱;徐家华;张文炎;何芳;唐兆新;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 地址: | 5262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培养 病毒 血清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以来,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工业化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疫苗、载体,如单克隆抗体、药用蛋白质、基因工程药物等常用的手段,细胞培养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密切相关,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此外细胞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促进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病毒培养技术等的发展。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细胞悬浮培养、无血清培养是近年来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许多兽用疫苗都通过细胞培养来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往往需要使用血清,而血清的存在增加了细胞表达产物安全性的不确定因素,具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批次间差异大、易受污染和成本较高等缺点。此外,血清中成分较为复杂,多含有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影响病毒的分离纯化,且容易被支原体感染,这一现实问题已经成为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动力。随着无血清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动物细胞大规模无血清培养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无血清培养已成为包括疫苗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总趋势。
无血清培养基是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成分明确的血清替代成分,既能满足病毒的培养要求,又能有效避免因使用血清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发展无血清培养基是利用病毒生产疫苗重要条件。目前已有一些市售细胞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但是现有市售无血清培养基存在细胞增殖不够理想、价格昂贵等缺陷。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67191.2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无血清培养基及其用途和一种猪病毒的培养方法,该无血清培养基以ME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的氨基酸及其他组分多达45种,组分非常复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细胞贴壁性差,组分过于复杂,细胞增殖速率不够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病毒繁殖、质量可控、安全可靠用于培养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培养病毒(本发明中的培养病毒是指将病毒接种到宿主细胞后,移种到培养基中,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繁殖,最后使宿主细胞裂解的过程)的无血清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制备而成:80-90%培养液、4-10%氨基酸、3-10%血清替代因子和0.05-0.5%抗氧化剂;
所述培养液选自MEM培养基、DMEM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1:1)、HB培养基、BEM培养基中的一种;
所述氨基酸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赖氨酸1-2g、色氨酸1.5-2g、苯异亮氨酸0.5-1g、缬氨酸0.5-2g、苏氨酸1-1.5g、亮氨酸0.5-1g、甘氨酸0-1g、异亮氨酸0-1.5g、丝氨酸0.5-1g、天冬氨酸0.5-1.5g、精氨酸0.5-1g和谷氨酰胺0-1.5g;
所述血清替代因子为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和贴壁因子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尿酸、枸橼酸、EDTA、泛醌和多酚类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生长因子为胰岛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结合蛋白为转铁蛋白、磷蛋白、脂蛋白、糖蛋白、金属蛋白和色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贴壁因子为鱼精蛋白、聚赖氨酸、糖蛋白、球蛋白和脂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血清替代因子为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贴壁因子和微量元素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血清替代因子为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和贴壁因子以(0.2-1):(0-1):(0.2-1)
配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优选地,一种用于培养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制备而成:90%培养液、5%氨基酸、5%血清替代因子和0.1%抗氧化剂;
所述氨基酸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赖氨酸1g、色氨酸1.5g、苯异亮氨酸0.5g、缬氨酸0.5g、苏氨酸1g、亮氨酸1g、甘氨酸1g、异亮氨酸0.5g、丝氨酸0.5g、天冬氨酸0.5g、精氨酸0.5g和谷氨酰胺0.5g;
所述生长因子为:皮质醇;
所述结合蛋白为:转铁蛋白;
所述贴壁因子为:鱼精蛋白;
所述血清替代因子为皮质醇、转铁蛋白和鱼精蛋白以0.8:1:1配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