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5911.2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樊利平;关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美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2;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 炎症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炎症是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周围红肿作痛,溃面有糜烂。中医认为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浮而致。口腔炎症是五官科一种常见的病症,可由感染、系统性疾病或物理因子引起,当扩张开来时即形成口腔炎。口腔炎症具有分批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疱疹、有疼痛感等。口腔炎症多发于口腔黏膜、唇、舌、牙龈、咽、喉等部位,如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牙周炎、咽喉肿痛等。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进食和说话。
医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口腔溃疡与人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有关,这类病毒属于原发性病毒,人们被感染后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医学研究也指出,感冒病毒及爱之病毒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换言之,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溃疡也会明显恶化。此外,口腔溃疡也被认为与精神压力、遗传、荷尔蒙、饮食等因素有关,如女性月经前口腔溃疡会有恶化情形,更年期妇女则病例有升高现象,但怀孕期妇女则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受荷尔蒙变化影响。
目前治疗口腔炎症,一般是使用含漱液和口服西药相结合,达到消炎,止痛,收敛的效果,但是西药治疗多通过补充维生素来治疗口腔溃疡的,容易导致身体药物依赖性,而且对身体副作用也特别大。一旦停药容易反复发作,不能作为治疗口腔溃疡最好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647800.8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配方,包含以下组分:天冬、麦冬、竹叶、甘草、山银花、寒水石。但现有药物具有局限性,对口腔炎症的治疗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口腔炎症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使其充分发挥中药的调理作用,对治疗口腔炎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方的药材组成:
牡荆10-20、黄连12-20、孩儿茶12-24、白及10-22、金丝刷8-18、穿心莲8-16、野菊花8-16、百合10-18、五味子6-12、龙须草8-14、莲子6-12和甘草2-8。
在该重量配方范围内,优选了3个疗效较为显著的配方:
配方1:牡荆10、黄连12、孩儿茶12、白及10、金丝刷8、穿心莲8、野菊花8、百合10、五味子6、龙须草8、莲子6和甘草2。
配方2:牡荆20、黄连20、孩儿茶24、白及22、金丝刷18、穿心莲16、野菊花16、百合18、五味子12、龙须草14、莲子12和甘草8。
配方3:牡荆15、黄连16、孩儿茶18、白及16、金丝刷14、穿心莲12、野菊花12、百合14、五味子10、龙须草10、莲子8和甘草5。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各味药材,洗去杂质,干燥后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S2:取牡荆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的30-45%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20L/h,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1.5~2h,减压分离制得到牡荆提取物,保留牡荆残渣;
S3:取黄连、孩儿茶、白及、金丝刷、穿心莲、野菊花、百合、五味子、龙须草、莲子和甘草粗粉,合并牡荆残渣,加入药材总重量8-12倍量的水浸泡3-4小时,回流提取3-4次,每次4-6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得水提液;
S4:往S3中的滤渣中加入药材总重量8-12倍量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回流提取3-4次,每次4-6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得醇提液;
S5:合并牡荆提取物、水提液和醇提液,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牡荆:本品为马鞭草科落叶植物牡荆干燥叶;味苦,性平;归肺经;解表化湿,祛痰平喘;解毒,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美玲,未经关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种小麦川麦59制种方法
- 下一篇:浆料反应器用强化型铁催化剂的活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