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5254.1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汉章;张学勇;张洪坡;魏隽;刘卫红;马振楠;宁计超;刘艳阳;曹瑞峥;仝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安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E04B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5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保温 楼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楼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多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浇筑,从结构体系及力学原理上来说,这种楼板在弯矩作用下,不考虑混凝土在受拉区的抗拉强度,受拉区应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受拉区的混凝土只起保护钢筋和使楼板具有平整外形的作用,大量浇筑混凝土增加了楼板自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脚手架、现场钢筋捆扎、木模板等,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管理困难,进度慢,效率低,产生垃圾多,建筑成本高。普通密肋楼板虽然解决了受力合理性及自重大的问题,但是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极大限制了其在小跨度板中的应用。叠合板虽然解决了脚手架和模板安装的问题,但是受力不合理,自重比较大,相应增加了传递给梁、墙、柱和基础的荷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该复合保温楼面板的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楼板,能有效减小楼面板自重以及其传递给梁、墙、柱和基础的荷载,减少脚手架及模板支设拆除量,从而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并且具有工业化程度高、保温功能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其特征在于:由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和位于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下方的若干均匀排列的复合保温模板组成,所述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下方设有纵横交错分布的肋梁,肋梁交错分布形成若干容纳复合保温模板的方格;所述复合保温模板整体为方形,底部为轻质混凝土层,轻质混凝土层上方设有保温材料层;所述肋梁内设有密肋钢筋,所述肋梁与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采用混凝土一体浇注连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复合保温模板的轻质混凝土层设有向上凸起且均匀分布的加强肋,加强肋内布有加强钢筋和楼面板连接钢筋,所述楼面板连接钢筋为 U型钢筋,U型钢筋的上端穿过保温材料层插入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内。
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复合保温模板
将保温材料层与加强钢筋和楼面板连接钢筋连接固定,并放入相应的模具内,浇筑轻质混凝土,养护成型;
第二步:复合保温模板支撑固定
在能承受上部荷载的地面或楼面上安装直立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支撑复合保温模板的螺旋调节托板、柱头和支撑方管,支撑方管连接在螺旋调节托板之间形成支撑复合保温模板的方框,柱头位于支撑方管的交接处,复合保温模板之间预留出与肋梁宽度相等的缝隙后放在支撑方管形成的方框上方,调整螺旋调节托板找平;
第三步: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的钢筋和肋梁的密肋钢筋的制作
在复合保温模板的上方安置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的钢筋,在复合保温模板之间预留出的缝隙内设置肋梁的密肋钢筋,同时将需预埋的各种设备管道铺设好并固定;
第四步:浇筑
同时对复合保温模板的上方和复合保温模板之间预留出的缝隙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和肋梁。
第五步:支撑件拆除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支撑方管,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立柱、螺旋调节托板和柱头,完成复合保温楼面板的制作。
本发明在结构体系及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中融入复合保温模板技术,利用复合保温模板代替原有的建筑模板,浇筑完成后,复合保温模板无需拆除,作为楼板的一部分,既可以保证楼板的受力性能,又可以减轻现浇楼板的自重、提高现浇楼板的保温性能。减少了普通建筑模板的使用量,用料成本低,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复合保温模板与肋梁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复合保温模板支撑固定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立柱、螺旋调节托板、柱头和支撑方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2复合保温模板、3肋梁、21轻质混凝土层、22保温材料层、23加强肋、24加强钢筋、25楼面板连接钢筋、31密肋钢筋、4立柱、5螺旋调节托板、6柱头、7支撑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安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安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