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5170.8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权;解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0 | 分类号: | C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矿 结构 半导体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式为CuIn1-xCoxTe2;其中0<x≤0.4;
所述的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化学式CuIn1-xCoxTe2的化学计量比配制Cu、In、Co、Te四种单质元素;
(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反复熔炼Cu、In、Co单质3-4遍,得到成分均匀的Cu-In-Co前驱合金;
(3)将Cu-In-Co前驱合金和Te混合后研磨成粉,并用压片机压制成片;
(4)将压制成的片装入充满惰性气体的真空石英玻璃管中,并将其置于马弗炉中在300-800℃下进行热处理;
(5)重复步骤(4)1-2遍,获得经热处理后的样品;
(6)取出经热处理后的样品在冷水中冷却,然后真空研磨成粒径为100-10000nm的粉末;
(7)将粉末放入真空箱中烘干后得到粗品,再经抽滤分离提纯后得到具有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
制备得到的稀磁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为黄铜矿结构,并具有室温铁磁性。
2.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式为CuIn0.9Co0.1Te2;
所述的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化学式CuIn0.9Co0.1Te2的化学计量比配制Cu、In、Co、Te四种单质元素;
(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反复熔炼Cu、In、Co单质3-4遍,得到成分均匀的Cu-In-Co前驱合金;
(3)将Cu-In-Co前驱合金和Te混合后研磨成粉,并用压片机压制成片;
(4)将压制成的片装入充满惰性气体的真空石英玻璃管中,并将其置于马弗炉中在300-800℃下进行热处理;
(5)重复步骤(4)1-2遍,获得经热处理后的样品;
(6)取出经热处理后的样品在冷水中冷却,然后真空研磨成粒径为100-10000nm的粉末;
(7)将粉末放入真空箱中烘干后得到粗品,再经抽滤分离提纯后得到具有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
制备得到的稀磁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为黄铜矿结构,并具有室温铁磁性,居里温度为980K,并且在该温度处仍具有铁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Cu、In、Co和Te单质的纯度在99.9%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熔炼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流为40A-200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4-6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2)与步骤(4)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铜矿结构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6)中所述的真空研磨在球磨机中进行,转速为400-600r/min,球磨时间为6-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1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