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端协同的移动浏览器资源加载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64171.0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罡;刘譞哲;马郓;王鑫洋;柳熠;徐梦炜;余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同 移动 浏览器 资源 加载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端协同的移动浏览器资源加载优化方法。本方法为:1)在用户的手机端建立一代理服务器,在该用户的个人云上搭建一云服务器;2)手机端代理服务器将接收并解析浏览器的URL请求,如果手机端代理服务器已缓存该URL请求对应的资源,或者通过URL匹配算法计算出存在对应的资源,则直接将该资源返回给浏览器;否则将其发送给云服务器;3)云服务器检查是否已缓存该URL请求对应的资源,如果已缓存则将该资源返回给代理服务器;否则向该URL请求对应的目标网站进行资源请求并将结果返回给手机端代理服务器;4)该手机端代理服务器将收到的返回结果依照HTTP响应的结构发回浏览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加载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云-端协同的移动浏览器资源加载优化方法,属于软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1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已达到85.8%。连续几年来,手机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手机也早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利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来通过Wi-Fi或3G网络上网,随之而来的,Web浏览器成为了移动设备上最常用的应用之一。据研究表明,浏览器占据了移动设备63%的显示时间。但是,现有移动浏览器的用户体验却远不尽如人意。资源加载是影响浏览器性能重要因素之一,有实验表明,网页加载65%的时间都消耗在资源加载上。由于移动设备的网络状况通常并不理想,尤其是可能出现网络拥挤或是用户正在移动的状况,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为严重了。此外,下载资源的过程本身会消耗许多电量,而电量恰恰是移动设备上最为稀缺的资源。
为了加速Web资源加载,缓存机制被广泛运用。通过缓存的方法,可以为用户减少资源下载量,从而提高Web浏览性能。这种缓存机制给移动设备带来的好处更大,因为在移动设备上,该机制不仅可以减少网页加载时间,还可以减少网络流量和电量消耗。然而在实际运用中,缓存却常常并未被很好地配置与实现。有研究表明,缓存机制的理论性能与实际性能之间有很大差距因此当前有这样一个需求,在不改变现有浏览器与服务器实现的前提下,对现有的缓存机制进行优化,提高缓存的利用效果。希望可以以此进一步提高移动设备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体验,减少用户的流量与电量消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协同的移动浏览器资源加载优化方法。本发明是在不改变现有用户浏览习惯与Web应用缓存原有配置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Web资源的传输流量并提高加载速度。其核心思想是:在原有的Web应用架构的基础上,在手机端搭建代理服务器,并借助云服务器预取Web资源,即将原有的从浏览器到服务器的两层架构改变为四层架构。
该系统在手机端搭建HTTP代理服务器,并将手机端浏览器的HTTP代理配置为该手机端代理服务器;在个人云上为每个手机用户搭建云服务器。手机端代理服务器接收手机端浏览器的请求,并向手机端浏览器返回资源响应。手机端代理服务器并不直接向互联网请求资源,而向在个人云上搭建的云服务器请求资源,由云服务器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源,并有选择地向手机端进行推送。在此过程中,通过URL匹配算法、资源校验码比对、数据压缩与网站预取等手段达到最大程度减少传输流量并提高加载速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云-端协同的移动浏览器缓存优化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手机端建立代理服务器,该代理服务器可以接收浏览器的请求,并解析请求,对于代理服务器已缓存的资源,或者通过URL匹配算法计算出存在对应的资源,可以直接将资源返回给浏览器;对于本地未存储的资源,向云端服务器进行资源的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4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开放式互联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格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