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AP18在促进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63239.3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541991B 公开(公告)日: 2019-05-31
发明(设计)人: 赵越;孙士莹;王春玉;孙洪邈;邹仁龙;王胜利;林琳;闻涛;孙戈;孙宁;丛日娇;曾凯;刘伟;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122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bap18 促进 前列腺癌 方面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BAP18在促进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以下方面的应用:BAP18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BAP18可上调AR介导的基因转录;BAP18作为桥梁分子通过招募MLL1复合物相关蛋白到AR靶基因启动子区催化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和H4K16乙酰化,促进AR靶基因PSA、UBE2C、FASN等的转录,从而进一步促进前列腺癌特别是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BAP18在早期发现、治疗前列腺癌及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将发挥其重要的新靶点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BAP18在促进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其配体雄激素结合激活而在雄性个体发生、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各方面都起着必不可缺的作用,诸如诱导性分化、第二性征的形成和维持、精子发生的起始和维持、垂体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等。AR与其他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结构基本相似,包含5个结构和功能特异性的结构域,从N末端到C末端依次为氨基末端结构域(NTD)、DNA结合结构域(DBD)、铰链区和配体结合结构域(LBD)。AR通常定位在细胞质中,与热休克蛋白HSP-90、HSP-70、HSP-56,细胞骨架蛋白和其他分子伴侣结合。与配体(如雄激素)结合后,AR与热休克蛋白HSP90解离从细胞质转运至细胞核内。随后,AR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的雄激素反应元件区,激活靶基因的转录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导致男性死亡的癌症中排第二位。AR是一种转录因子,可与其他多种辅调节因子结合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和信号通路,研究证实雄激素受体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拮抗雄激素作用的雄激素剥夺疗法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ADT治疗后的患者往往出现更加难治愈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进展到去势抵抗这一阶段有多方面的假说和机制研究。其中,AR基因突变、AR变异体的产生以及AR辅助调节因子对AR功能的调控都在CRPC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前列腺癌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始终依赖雄激素受体的信号调控,甚至在去势抵抗阶段仍如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录辅调节因子对AR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十分关键,如SRC-1,Tip60,CBP,P/CAF,JHDM2A,LSD1等。其中,上调AR介导基因转录活性的因子包括组蛋白乙酰化酶SRC-1,Tip60,CBP,P/CAF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2A和LSD1,它们都在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N-CoR,SMRT还能够下调AR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而在前列腺癌中起抑癌作用。所以,无论是雄激素受体自身的改变还是其相关转录辅因子的改变都能导致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鉴定和解析AR辅调节因子在AR介导基因转录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进一步研究肿瘤治疗中潜能药物靶点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BAP18在促进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BAP18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并在临床前列腺癌中表达增多,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BAP18在促进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BAP18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优选的,BAPl8可上调AR介导的基因转录。

优选的,BAP18作为桥梁分子通过招募MLL1复合物相关蛋白到AR靶基因启动子区催化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和H4K16乙酰化,促进AR靶基因PSA、UBE2C、FASN等的转录,从而进一步促进前列腺癌特别是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优选的,BAP18作为靶点起到早期发现、治疗前列腺癌及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