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2570.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定义系统的抽象数据实体对象、派生业务实体对象、所述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的业务类型描述和多个业务属性的业务属性描述;在所述系统的运行时刻,判断所述系统的业务需求是否发生变动;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修改所述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的业务类型描述和业务属性描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复用性,而且可以提升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灵活性产品本身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了节约研发及维护成本,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模块的复用性、复用程度一直是设计和编码人员努力去提升的指标之一,而型别抽象则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思路。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若干面向对象语言(如:C++,Java,C#等),利用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派生、继承,多态、重载等配合特定设计模式实现;同时各类开发语言也加入了泛型特性,帮助开发人员提升代码的灵活性和复用性。
这些面向对象语言允许开发者使用继承和向上映射(Up Casting)进行型别抽象,并提供相应的转型函数,或强制向下转型。泛型则将类型参数化,允许开发者对代码模块进行型别注入,在保证类型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代码复用程度。
以上特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极大程度的增加了代码复用性,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使用Java语言利用泛型特性编写了一个数据存取模块类class EntityDAO<T>,使用时,以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用户”(User)为例,首先需要在代码中定义“用户”User类型,其次要将User类型传入EntityDAO<User>。前端模版需要根据不同的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组装、制作,如图1所示,“用户编辑界面”,“订单编辑界面”,即业务对象的型别特性需要在代码里表现,尽管已经进行了抽象提炼:型别参数化,显示模版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代码的重复编写。
而且信息系统中的派生业务实体对象抛开特定的业务功能,基本上都会包含列表,编辑,查看等用户界面,并能够进行持久化存储,非信息系统很少包括列表,编辑,查看等用户界面。针对上述通用功能需求,目前有很多产品框架提供了解决方案。在J2EE体系内,前端会通常会使用模版化的思路,如Struts框架,后端会使用OR映射框架,如Hibernate,对以上代码复用设计,都是基于泛型或向上转型实现。如果在标准产品进行客户化定制或项目需求变更过程中遇到需要扩展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的情况,我们随之也需要在代码层面进行实体的定义,还需要在功能模块添加部分雷同代码,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开发出的软甲产品的灵活性。
因此,如何提高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复用性,以及提升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灵活性产品本身的灵活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复用性,而且可以提升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灵活性产品本身的灵活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定义系统的抽象数据实体对象、派生业务实体对象、所述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的业务类型描述和多个业务属性的业务属性描述;在所述系统的运行时刻,判断所述系统的业务需求是否发生变动;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修改所述派生业务实体对象的业务类型描述和业务属性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2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