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60764.X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权;刘敏;王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H01M12/02;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体式 金属 空气 电池组 | ||
1.一种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节的串联连接的单电池,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单电池包括一单电池壳体, 单电池壳体内设有垂直于单电池壳体底部的金属阳极,置于电池壳体内相对两侧且与金属阳极平行的空气阴极,由单电池壳体、金属阳极及空气阴极构成的电解液腔;从左至右N节的单电池壳体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相邻接的单电池壳体间具有一体式密闭空气流道;
所述一体式密闭空气流道是指:
N-1个密闭空气流道依次从左至右串联连通,流过阴极表面,于最左侧的密闭空气流道上设空气进口,于最右侧的密闭空气流道上设空气出口;
或,N-1个密闭空气流道前侧和后侧并联连通,于并联联通流道的最左侧设有一空气进口,密闭空气流道右侧设有一空气出口;
或, N-1个密闭空气流道中的2个以上的前侧和后侧并联连通,形成密闭空气流道组,2个以上的密闭空气流道组与未并联连通的剩余密闭空气流道依次从左至右串联连通,于最左侧的密闭空气流道上设空气进口,于最右侧的密闭空气流道上设空气出口;
从左至右N节的单电池壳体相互平行、依次排布,相邻接的单电池壳体前侧和后侧的底板密闭连接,相邻接的单电池壳体前侧和后侧的顶板密闭连接,底板与顶板分别设有便于导风板接入的插槽,于N节的单电池壳体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一与单电池壳体顶板及底板密闭连接的导风板,导风板与单电池壳体前侧和后侧均留有间隙,形成并联联通通道,在单电池壳体与导风板之间间隔加入与导风板相垂直的隔板,形成串联联通密闭空气流道,相邻接的单电池壳体阴极间具有密闭空气流道;于所述电池组与空气进口对应流道的另一端设有与导风板相垂直的第一挡板,电池组与空气出口对应流道的另一端设有与导风板相垂直的第二挡板;
所述各密闭空气流道通过设置于单电池壳体上的顶板、底板、导风板、和/或隔板、和/或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实现串联连通、并联连通或串并混联连通,形成具有一空气进口和一空气出口的一体式密闭空气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由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经N-1个密闭空气流道后由空气出口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通过胶粘或卡槽或螺纹紧固与单电池壳体顶板、底板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板、导风板、和/或隔板、和/或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别相互组合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一单电池单元;所述单电池单元与单电池壳体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池壳体、顶板、底板、导风板、隔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为ABS塑料、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尼龙PA、聚甲醛POM,聚砜PSF、聚苯硫醚PPS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流道一体式金属/空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金属/空气电池组工作时,于所述空气进口通入空气,空气经一体式密闭空气流道供空气阴极电极反应后尾气经空气出口排放至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07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检棒弹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样品免疫组化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