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0533.9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凡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 | 分类号: | G06F16/95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董红海 |
地址: | 5180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取得 电子 身份证件 方法 | ||
1.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移动终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终端唯一识别码和/或生理识别数据的请求,要求取得与所述终端唯一识别码和/或生理识别数据绑定的设定类型的身份信息;
B)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验证所述终端唯一识别码和/或生理识别数据是否在本服务器的注册数据库中,如在,则取得该请求中携带的要求身份信息的类型;
C)所述第一服务器查找取得被要求身份信息的类型对应的第二服务器,并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携带有与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识别码和/或生理识别数据绑定的身份信息编号的数据请求;
D)所述第二服务器在其数据库中查找到所述身份信息编号对应的身份信息数据,将其返回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身份信息数据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服务器还将本次请求得到的身份信息数据及第二服务器的链接地址形成验证二维码,将所述验证二维码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E)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身份信息数据信息后,依据所述身份信息的类型,在其显示屏上显示与该类型身份证明的纸质文件格式相同或不相同的显示界面,并按照设定将接收到的身份文件数据填充到该显示界面的不同位置;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二维码显示在所述显示界面的设定位置,用于供查验证件人员使用装有专用APP的移动终端进行扫描并验证该显示界面上显示信息的真伪;将所述验证二维码和填入所述身份信息数据信息的显示界面作为一个整体存储,得到与该类型身份证明的纸质文件格式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子身份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F)所述移动终端存储带有所述二维码的电子身份证件的显示界面,以便于在需要时调出并显示在其显示屏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二维码显示的设定位置包括所述显示界面的空白处或另一页;所述验证二维码中包括第二服务器链接地址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该被查询身份信息编号对应的身份证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M)所述移动终端以其唯一识别码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上注册;所述移动终端还发送其希望取得的身份信息编号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N)所述第一服务器查询第三服务器数据库,判断在该数据库中,用于注册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码或所述移动终端在注册过程中上传的生理识别数据是否属于所述身份信息编号所有或对应于所述身份信息编号,如是,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码和所述身份信息编号绑定并存储在注册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注册过程中上传的生理识别数据包括由所述移动终端取得并上传的人脸识别数据或指纹识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数据库中,每个已注册的身份信息编号均分配有单独的存储区域,所述存储区域中存储有与该身份信息编号绑定的相关数据;所述相关数据包括移动终端唯一识别码、该身份信息编号要求过的身份证件编号和附属于所述身份证件编号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服务器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在该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附属于所述身份证件编号的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移动终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上取得电子身份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编号包括身份证号,所述电子身份证件包括汽车驾驶证和行驶证;所述第一服务器依次取得所述注册数据库中的行驶证号,并查询所述第二服务器上是否存在该行驶证号的违章信息,如有,下载该违章信息并存储该行驶证号所在的存储区域内;所述第一服务器按照设定的时间将所述违章信息发送到该存储区域对应的移动终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凡,未经李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05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制带静电消除功能的气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气压力能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