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0315.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莘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莘蔓 |
主分类号: | A23K50/00 | 分类号: | A23K50/00;A23K10/30;A23K10/20;A23K20/22;A23K20/10;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53;A23K20/105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黄南概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脂肪性 肝病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龟鳖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龟鳖类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等价值。龟鳖类历来被认为高级佳肴,是我国水产养殖的 重要经济种类,同时又是滋补佳品,对癌症以及对提高人体运动机能有一定作用。随着人们 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龟鳖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野生龟鳖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日 益增长的的消费需要。在国内市场需求和显著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发 展人工养殖龟鳖。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不断地将游离的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TC),再以脂蛋白的形式输 到血液中。若血中游离脂肪酸过多,肝内三酰甘油合成增加或肝内脂蛋白排出减少,这种非 动态平衡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和逆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脂肝病。所以引发龟鳖脂肝性 肝病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投喂高脂、高胆固醇或蛋白中缺乏蛋氨酸、胱氨酸的饲料所至。龟 鳖一旦患脂肪性肝病,容易导致龟鳖死亡率高,致使养殖户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很有必 要研发一种用于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 龟鳖患脂肪性肝病导致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养殖风险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本发明综 合了多种中药功效,可以起到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能有效提高龟鳖患脂肪 性肝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本发明的饲料配制合理、营养丰富,可增加患脂肪性肝病龟 鳖采食量,提高生长速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蚕蛹粉30-50份、 木薯粉50-70份、食盐8-16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6-14份、甜菜碱5-9份、甘氨酸4-8 份、胞嘧啶核苷酸4-8份、托马丁多肽0.2-0.6份、香茅醛1-3份、中药制剂15-42份,所 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豆子1-3份、槲寄生1-3份、秦皮1-3份、板蓝根1-3 份、牛至1-3份、车前子0.8-2份、苦菜0.8-2份、天仙藤0.8-2份、黄芪0.8-2份、败酱 草0.8-2份、白芷0.6-1.6份、葛根0.6-1.6份、蒲公英0.6-1.6份、半边莲0.6-1.6份、 稀莶草0.6-1.6份、金银花0.4-1.2份、杜仲0.4-1.2份、牛蒡根0.4-1.2份、百合0.4-1.2 份、地龙0.4-1.2份、鱼腥草0.2-0.6份、苍耳子0.2-0.6份、制草乌0.2-0.6份、青蒿0.2-0.6 份、阿魏0.2-0.6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蚕蛹粉 35-45份、木薯粉55-65份、食盐10-14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8-12份、甜菜碱6-8份、 甘氨酸5-7份、胞嘧啶核苷酸5-7份、托马丁多肽0.3-0.5份、香茅醛1.5-2.5份、中药制 剂21-36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豆子1.5-2.5份、槲寄生1.5-2.5份、 秦皮1.5-2.5份、板蓝根1.5-2.5份、牛至1.5-2.5份、车前子1-1.8份、苦菜1-1.8份、 天仙藤1-1.8份、黄芪1-1.8份、败酱草1-1.8份、白芷0.8-1.4份、葛根0.8-1.4份、蒲 公英0.8-1.4份、半边莲0.8-1.4份、稀莶草0.8-1.4份、金银花0.6-1份、杜仲0.6-1份、 牛蒡根0.6-1份、百合0.6-1份、地龙0.6-1份、鱼腥草0.3-0.5份、苍耳子0.3-0.5份、 制草乌0.3-0.5份、青蒿0.3-0.5份、阿魏0.3-0.5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龟鳖脂肪性肝病的饲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蚕蛹粉 40份、木薯粉60份、食盐12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12份、甜菜碱8份、甘氨酸6份、 胞嘧啶核苷酸6份、托马丁多肽0.4份、香茅醛2份、中药制剂28.5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 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豆子2份、槲寄生2份、秦皮2份、板蓝根2份、牛至2份、车前子 1.5份、苦菜1.5份、天仙藤1.5份、黄芪1.5份、败酱草1.5份、白芷1份、葛根1份、 蒲公英1份、半边莲1份、稀莶草1份、金银花0.8份、杜仲0.8份、牛蒡根0.8份、百合 0.8份、地龙0.8份、鱼腥草0.4份、苍耳子0.4份、制草乌0.4份、青蒿0.4份、阿魏0.4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莘蔓,未经张莘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0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