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发光二极管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9876.3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常;殷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冠能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F19/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709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发光 材料 及其 发光二极管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披露化合物在 喹啉环4-位共价键接一吸电性芳环或芳杂环,使发光配体中的的共轭结构拓展,有利于成 为更加稳定的结构,可应用于有机发光OLED器件,改善发光OLED显示器件的应用性能。
背景技术
有机半导体材料属于新型光电材料,其大规模研究起源于1977年由白川英树,A. Heeger及A.McDiamid共同发现了导电率可达铜水平的掺杂聚乙炔。随后,1987年Kodak公 司的C.Tang等发明了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OLED),和1990年剑桥大学R.Friend及A. Holmes发明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ED,以及1998年S.Forrest与M.Thomson发明了效率 更高的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PHOLED。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结构易调可获得品种多样, 能带可调,甚至如塑料薄膜加工一样的低成本好处,加上有机半导体在导电薄膜,静电复 印,光伏太阳能电池应用,有机薄膜晶体管逻辑电路,和有机发光OLED平板显示与照明等众 多应用,白川-Heeger-McDiamid三位科学家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应用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光电半导体材料要求有: 1.高发光效率;2.优良的电子与空穴稳定性;3.合适的发光颜色;4.优良的成膜加工 性。原则上,大部分共轭性有机分子(包含星射体),共轭性聚合物,和含有共轭性发色团配 体的有机重金属络合物都有具备电激发光性能,应用在各类发光二极管,如有机小分子发 光二极管(OLED),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POLED),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PHOLED)。磷光 PHOLED兼用了单线激发态(荧光)和三线激发态(磷光)的发光机理,显然比小分子OLED及高 分子POLED高得多的发光效率。PHOLED制造技术和出色的PHOLED材料都是实现低功耗OLED 显示和照明所必不可少的。PHOLED的量子效率和发光效率是荧光OLED材料的3~4倍,因此也 减少了产生的热量,增多了OLED显示板的竞争力。这一点提供了使得总体上OLED显示或照 明超越LCD显示以及传统光源的可能。因而,现有高端OLED器件中或多或少地掺用了磷光 OLED材料。
磷光OLED材料是由含有一定共轭性的有机发光团作为二齿螯合配体,与金属元素 形成环金属-配合体络合物,在高能光照下(如紫外光激发)或电荷注入(电激发)条件下,由 于环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成为激子,然后回复到基态而导致发光。在OLED器件中电荷 的注入是通过在阳极施加正电压后,从阳极注入空穴,阴极施加负电压后注入电子,分别经 过电子传输层与空穴转输层,同时进入发射层的本体材料中,电子最终进入发光掺杂剂中 的最低末占分子轨道(LUMO),空穴进入发光掺杂剂中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而形成激 发态发光掺杂剂分子(激子态)。激子态回复到基态后伴随着发射光能,其发射光能波长正 对应着发光分子掺杂剂的能隙(HOMO-LUMO能级差)。
已有不少报道的贵重金属有机配合体络合物,受贵重金属的影响而增强了自旋轨 道作用,使得本应较弱的磷光变得很强而呈现优良磷光发射。例如发绿光的三(苯基吡啶) 铱(Ⅲ)配合络合物,简称为Ir(PPY)3,具有结构式为:
Ir(ppy)3。
发射蓝光的FirPic具有如下结构式:
FirPic,
其中的主配体4,6-二氟代苯基吡啶主宰着发光颜色。
发射红光的三(辛烷基喹啉)铱(Ⅲ)配合络合物,具有优异的高效发射性能(Adv. Mater.19,739(2007))其结构式为:
Ir(piq-hex)3,
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OLED还有多类材料,表1罗列了相应的文献。
表1已有报道的各类有机OLED应用半导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冠能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冠能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9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