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基载药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59670.0 申请日: 2015-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5411996B 公开(公告)日: 2018-05-22
发明(设计)人: 王慧芳;郭睿劼;晏泓;张志强;魏丽乔;许并社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34;A61K31/337;A61K31/352;A61K38/17;D01F8/14
代理公司: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刘宝贤
地址: 030024 山西***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乳酸 基载药 控释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种聚乳酸基载药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左旋聚乳酸溶于其良性溶剂中获得皮层纺丝原液,将目标药物和外消旋聚乳酸溶于其良性溶剂中获得芯层纺丝原液,并利用双组份纺丝方法获得双组份皮芯型载药长纤维,后去除溶剂,分割成短纤维,即为聚乳酸基载药控释材料。本方法利用不同构型聚乳酸降解性能的差异性,通过选用不同分子量和构型的聚乳酸皮芯层原料控制纤维的长度,制备出满足不同药物缓释时间和匹配多种药物的缓释载体材料,而且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基载药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是一种以左旋聚乳酸为皮层材料、药物和外消旋聚乳酸为芯层材料的聚乳酸基载药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具有无毒、原料易得、生物相容性好、人体耐受度高、负载药物种类广泛等优点,在人体内其最终降解产物是H2O和CO2,其降解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糖代谢产物,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是重要的理想生物降解载药材料。1997年,聚乳酸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iministration,FDA)认证为药用辅料,迄今被广泛地用于缓/控释给药系统中。

目前已有的聚乳酸基缓释药物的载体多为微球。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微球的直径难以控制,同时,随着药物的释放,存在药物释放速率不均匀的问题。聚乳酸纤维是以聚乳酸为原料,通过纤维成型工艺制备而成。由于聚乳酸本身是理想的生物降解载药材料,因而聚乳酸纤维也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缓/控给药系统中。

现有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溶液纺丝和熔融纺丝,其中熔融纺丝为主要方法,如麦杭珍,赵耀明,聂凤明,合成纤维工业,2000,23(4):43。但是,由于熔融纺丝常常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而高温容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导致药物失活,因而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的聚乳酸纤维用于药物载体时,只能是先制备出聚乳酸纤维,然后通过后处理的方式使药物负载于纤维上。这种方式会直接减少载体的单位载药量。聚乳酸纤维另一个制备方法是溶液纺丝。采用溶液纺丝制备聚乳酸纤维载体时,可以在纤维成型的同时,将药物载于纤维之上,这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能增加单位载药量,同时,能控制载药的均匀性,还能通过对纤维成型过程的控制,控制纤维结构,从而直接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达到预期的药物释放曲线。

溶液纺丝法是将原材料溶于其良溶剂中形成均匀溶液,然后通过某种方式使溶液形成纤维形态。常用的溶液纺丝方法有干法纺丝、湿法纺丝、干喷湿纺和静电纺丝等。

公开号为CN100375635C公开了“一种可供机体埋植的水溶性抗癌药物纤维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解决了水溶性抗癌药物上载到包括聚乳酸在内的多种油溶性可降解材料的问题,并且可选择调控药物持续释放一周至六个月,其释放性能仅取决于药物在一维纤维单丝上的分布。

公开号为CN 102614106 A公开了“一种静电纺制备药物控释纳米纤维的方法”,其载体材料为分子量为5 ~100 万的壳聚糖、聚氧乙烯和聚乳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使纳米纤维控释时间在50 h ~ 250 h以上,满足临床医用的剂量和剂率的要求。

公开文献,朱同贺等(化工进展,2015,34:790),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LGA(壳)/PVP+FA(核)复合载药纤维膜核壳结构良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药物释放初期的突释效应,但是纳米纤维载药量较低,所需仪器设备较复杂,且可加工性差。

上述现有技术所制备聚乳酸纤维药物载体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效应引起药物的突释问题。对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湿法纺丝制备皮芯型聚乳酸缓释纤维载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基载药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左旋聚乳酸和外消旋聚乳酸的降解性能差异延长药物的缓释时间,解决药物的突释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药物的载药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9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