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722.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元;管玲;闫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领航 跟随 移动 机器人 编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方法包括全局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算法处理系统、调速系统以及标定不 同颜色的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系统利用摄像头对不同颜色的移动机器人进行 颜色识别,采集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信息;无线通信系统将采集到的位姿信息发 送给各机器人;算法处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各移动机器人位姿信息做出运动控 制及协调编队算法处理,并且不断地与调速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调速系统采集 处理各移动机器人的速度信息,对实际控制输出不断做出反馈,实时矫正速度 偏差,最终完成各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工作平台中,利用全局定位系统获取编队中各机器人相对于平台 全局坐标系的位置坐标信息;
步骤2,根据各机器人的位置坐标信息构建领航机器人与跟随机器人之间的 相对位置角度关系式,定义编队期望的领航机器人与跟随机器人的距离角度关 系,得到误差动力学方程,进而推导出跟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率;
步骤3,在编队运动过程中,领航机器人向目标点自主运动并通过无线通信 系统不断向跟随机器人发送信息,跟随机器人接收领航机器人信息并计算自己 的位置,记录跟随机器人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作为训练数据,建立基于非线性 最小二乘法的跟随机器人轨迹预测模型;
步骤4,利用粒子群算法解决轨迹预测模型参数选取问题,将轨迹预测模型 的一组参数作为轨迹预测模型的一组解,初始化粒子群,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 度函数,根据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粒子的个体极值及全局极值;
步骤5,利用迭代公式更新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步骤6,不断利用下一时刻的数据更新轨迹预测模型,并向后预测轨迹信息, 定义一个通信数据异常范围,若接收到的数据在正常范围之内,则根据接收到 的领航机器人数据计算跟随机器人位置信息并向其运动;若数据异常时,则启 用预测点代替异常数据点作为下一时刻的跟随机器人轨迹点;
步骤7,利用全局定位系统不断更新编队中各机器人的位置姿态信息,直到 领航跟随编队到达目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局定位系统由上位机和一个高清CCD摄像头组成,将高 清CCD摄像头置于工作平台的顶部,对平台中每个移动机器人标定不同的颜色, 利用颜色识别算法获取机器人在平台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再将信息传回上位 机进行处理,上位机处理后再发送给各移动机器人,从而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全 局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位机、移动机器人及无线路由器,移 动机器人上安装有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和无线路由通过网线连接,上位机、 移动机器人和无线路由器组成基于局域网的通信系统,通过建立上位机与各机 器人之间以及各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上位机与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器 人之间的无线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处理系统,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安装在机器人 内部,在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植入基于领航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控 制算法,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对机器人的自主运动及编队协调控制 作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车遥控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诊断数据流异常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