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含氟(环)烯基的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7299.4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生越专介;大桥理人;菊岛孝太郎;中村新吾;柴沼俊;足达健二;永井隆文;江藤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7C17/263;C07C21/20;C07C17/093;C07C21/14;C07C2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谢弘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氟化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含有式(1)所示的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和式(2)所示的含氟锌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1),在选自镁及其合金中的1种以上的金属的存在下,使式(3)所示的含氟(环)烯烃与式:ZnX′2所示的卤化锌在液相中反应,由此得到含有所述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的液相;和
工序(2),将所述工序(1)中得到的液相与金属卤化物的不良溶剂混合,由此分离为含有所述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和所述含氟锌化合物的液相及含有金属卤化物的固体成分,
式(1)中,A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全氟烷基或氟,
A2表示氟或氢,
A3表示氟或氢,
或者,A3可以与A1或A2一起形成碳原子数1~12的全氟亚烷基链,
X′表示卤素,
波浪线所示的单键表示关于其所键合的双键的立体配置为E配置或者Z配置或它们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式(2)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式(3)中,X表示氟或氯,其它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式:ZnX′2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3)中,X为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1)中,X′为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1)中使用的所述金属为镁。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2)中使用的所述溶剂为醚、芳香族烃、酮或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3)所示的含氟(环)烯烃为四氟乙烯,所述式(1)所示的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为卤化三氟乙烯基锌。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中进行所述工序(1)的液相反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1)中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相对于镁的摩尔比在1~100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1)中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相对于卤化锌的摩尔比在0.5~50的范围内。
10.一种式(4)所示的具有含氟(环)烯基的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序(1)和工序(2)以及以下的工序(3),
所述工序(3)中使所述工序(2)中得到的液相反应,得到所述含氟化合物,
式(4)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铜盐或铁盐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工序(3)的反应。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3)所示的含氟(环)烯烃为四氟乙烯,所述式(1)所示的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为卤化三氟乙烯基锌,且所述式(4)所示的含氟化合物为六氟丁二烯。
13.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以10︰1~1︰100的摩尔比含有式(1)所示的卤化含氟(环)烯基锌化合物和式(2)所示的含氟锌化合物,
式(1)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式(2)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14.一种式(4)所示的具有含氟(环)烯基的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组合物反应的工序,
式(4)中的符号与上述符号意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2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