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110.1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璞;王秀梅;杜霁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71011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用户 视力 疲劳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使用终端时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利用距离获取模块在显示屏亮时,每间隔设定时间感应眼睛距离显示器的距离;具体包括:首先,利用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眼睛的位置;而后,利用距离传感器感应眼睛距离显示屏的距离;或者,所述距离获取模块包括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距离传感器,用户眼睛的位置设有信号发送器,显示屏处设有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发送器发送的信号,从而获取眼睛的位置,进而利用距离传感器获取眼睛距离显示屏的距离;步骤S2、判断距离传感器感应的距离信息是否到达设定值,如果达到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息。这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需要在终端上额外添加距离传感器,并且这种距离传感器不同于普通的近距离传感器,普通的近距离传感器只能感应3到6厘米的距离,不能满足护眼专利中的需要,因此需要特殊的距离传感器,进一步造成硬件成本的增加,并且一旦超过距离阈值,会频繁提醒,造成用户体验不好。
可见,现有的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不仅硬件成本高,而且用户体验不好,亟需一种不需要增加硬件成本的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及装置,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增加特殊硬件的电子设备进行眼睛保 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人眼图像;
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人眼图像中的眼睛特征参数;
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与预设阈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用户是否视力疲劳。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屏幕的亮屏时长大于预设亮屏阈值时,通过摄像头获取所述人眼图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预设的用户操作时,开始监控屏幕的亮屏状态得到屏幕的亮屏时长。
上述方案中,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与预设阈值进行匹配包括:
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与眼睛特征参数的标准统计量进行比较,得出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差值,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差值与所述预设的统计量差值阈值进行比较;或,
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直接与所述统计量阈值进行比较。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标准人眼图像;
对所述标准人眼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标准人眼图像中的眼睛特征参数的标准统计量。
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用户是否视力疲劳包括:
当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用户视力疲劳;或,
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统计量阈值时,确定用户视力疲劳。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所 述第二差值阈值时,进行护眼提示;
当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进行灭屏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统计量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统计量阈值时,进行护眼提示;
当所述眼睛特征参数的统计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统计量阈值时,进行灭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判断用户视力疲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分析模块以及匹配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眼图像;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人眼图像中的眼睛特征参数;
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眼睛特征参数与预设阈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用户是否视力疲劳。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屏幕的亮屏时长大于预设亮屏阈值时,通过摄像头获取所述人眼图像。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的用户操作时,开始监控屏幕的亮屏状态得到屏幕的亮屏时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匹配模块,包括:差值子模块或统计量子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篷
- 下一篇:一种高钠煤加热脱除炉与燃煤电站的集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