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6285.0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余会成;李浩;韦贻春;雷福厚;陈其锋;谭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纳米 氧化锆 掺杂 依泮洛尔 分子 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尤其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泮洛尔可择性阻断β1受体,无内在的拟交感活性,主要的功能是用于治疗高血压,也可治疗心绞痛,但由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会造成嗜药问题或失眠、恶心等副作用,甚至会在突然停止用药时产生致命风险,因此被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列为管制药物。
测定依泮洛尔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等。然而这些方法由于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存在成本高、耗时长、灵敏度不高等缺点;因此,研究一种高灵度的、简便的依泮洛尔测定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子印迹技术是以待测目标分子为模板分子,将具有结构上互补的功能性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键与模板分子结合形成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再加入交联剂使之与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形成模板分子聚合物,反应完成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模板分子,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聚合物中形成与原印迹分子空间结构互补并且具有多重识别位点的空穴。目前的方法由于选取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不能恰当地匹配,并且交联的刚性也较差,因此灵敏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简单、制作简易的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依泮洛尔为模板分子、(5s,8s)-3-(4’-氯-3’-氟-4-乙烯基联苯-3-基)-4-羟基-8-甲氧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纳米氧化锆为掺杂剂,以3-(2-氯-2-(4-氯苯基)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4-氟-3-苯氧基苯基)-甲基酯为交联剂制备。
上述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依泮洛尔为模板分子、(5s,8s)-3-(4’-氯-3’-氟-4-乙烯基联苯-3-基)-4-羟基-8-甲氧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3-(2-氯-2-(4-氯苯基)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4-氟-3-苯氧基苯基)-甲基酯为交联剂、纳米氧化锆为掺杂剂,在直径2mm玻碳电极表面上形成一种杂化纳米氧化锆依泮洛尔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然后采用洗脱剂摩尔比2∶3的乙酸和苯甲醇混合溶剂将模板分子洗脱,即得。
上述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10.0mL溶剂乙醇中,依次加入0.2mmol~0.8mmol模板分子依泮洛尔、2.0mmol~6mmol功能单体(5s,8s)-3-(4’-氯-3’-氟-4-乙烯基联苯-3-基)-4-羟基-8-甲氧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3.8mmol交联剂3-(2-氯-2-(4-氯苯基)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4-氟-3-苯氧基苯基)-甲基酯、0.6mmol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及0.0200g~0.0400g的纳米氧化锆,每加入一种化学试剂超声波溶解12分钟;
〈2〉取步骤〈1〉的混合物6μL涂于干净光滑的直径为2mm的玻碳电极表面,放置6小时后,将修饰后的电极置于85℃的真空干燥箱内热聚合1.5小时,然后采用洗脱剂摩尔比为2∶3的乙酸和苯甲醇混合溶剂将模板分子洗脱,即得。
研究发现,以依泮洛尔为模板分子、(5s,8s)-3-(4’-氯-3’-氟-4-乙烯基联苯-3-基)-4-羟基-8-甲氧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纳米氧化锆为掺杂剂,以3-(2-氯-2-(4-氯苯基)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4-氟-3-苯氧基苯基)-甲基酯制备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测定依泮洛尔的含量。应用本发明建立测定依泮洛尔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很优秀的灵敏度;依泮洛尔的浓度在2.5×10-8~1.8×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88),检出限(S/N=3)为1.5×10-9mol/L,因此,纳米氧化锆掺杂的依泮洛尔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超过目前的检测方法;并且设备简单、制作简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6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乒乓球拍
- 下一篇:一种纳米粗糙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