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910.X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0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国;刘佳;郇彦;王杰;陈兆彬;杨小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15/00;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12;C08J9/10;B29C44/02;B29C44/34;B29B7/7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阵列 结构 表面 微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微孔吸波材料的原料是由橡胶、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流动助剂、硫磺、促进剂、发泡剂、塑化剂和吸收剂组分组成,其中:橡胶、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流动助剂、硫磺、促进剂、发泡剂和塑化剂的重量比为100:5:2:2:1.5:2:1:5-15:15-25,吸收剂的加入量占不含发泡剂的其他材料总量的30-40%;所述微孔吸波材料为具有内凹四角锥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橡胶、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流动助剂、硫磺、促进剂、发泡剂和塑化剂按重量比100:5:2:2:1.5:2:1:5-15:15-25混合,吸收剂的加入量占不含发泡剂的其他材料总量的30-40%,所述发泡剂在形成最终产品后无残留,先使用机械搅拌后加入密炼机中处理,初步将材料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从密炼机中取出的混合物冷却至50℃以内在开炼机上进一步以包辊工艺进行多次开炼,直至得到均一稳定的原料;
步骤三:模具尺寸180×180mm2或300×300mm2,加入与模具相同材质的垫板,将模腔底板到四角锥最底部垂直高度调整至1.8mm,将步骤二得到的原料裁切成合适的质量和尺寸后放入模具内,平板硫化机温度稳定在150-160℃,硫化并同时发泡30min;
步骤四:硫化后裁去多余边料,得到平面型且有一定柔性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橡胶为丁腈橡胶220或氢化丁腈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防老剂为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和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流动助剂为颗粒状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ZC-56或颗粒状硬脂酸异戊四醇D-8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或2-硫醇基苯并噻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改性偶氮二甲酰胺或N,N'-二甲基五次甲基四胺,所述发泡剂的添加量为橡胶总重的5-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具表面具有的阵列结构为外凸四角锥,单元角锥的尺寸根据需要对抗探测的雷达波段波长而改变,选取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阵列结构表面的微孔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吸收剂为微米级导电炭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9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