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MD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5386.6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成怀畅;徐优良;杨萍;卓仲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圣晔尔医疗电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8/02 | 分类号: | A61B8/02;A61B5/029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fmd 血管 内皮 功能 评估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MD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血管内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功能器官之一,血管内皮的完整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正常对于维持血管壁的光滑和血流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的血管内皮主要具有屏障功能、接受和传递信息功能以及分泌功能。临床研究表明无论心血管疾病还是外周血管疾病,两者的共同特征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如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等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对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早期检测,发现异常,早期采取对策,对预防及延缓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通常采用血流介导(FlowMediatedDilation,FMD)法,又称超声FMD法。肱动脉不仅是测量血压的部位,也是检测全身动脉功能的一个重要“窗口”。血流介导法通常的步骤为:首先将肱动脉部位加压至肱动脉阻断5~10分钟;之后迅速释放压力,使得高速血流冲击大小动脉内壁,高速血流对血管壁的切力作用促进血管舒张因子(NO)的释放,并利用精密彩超观测整个过程中血管的扩张程度,并根据血管的扩张程度(血管直径的变化率)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超声FMD法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最常用的无创方法,其检测结果被认作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金指标。但超声FMD法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是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加压袖带切面及探头按压的力度、外界环境及自身状态等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且所用设备的造价很高,检测的血流介导参数是肱动脉血管直径的变化率,其敏感度较低(不超过71%)。
为此,现有技术又在FMD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阻断肱动脉血流前后指尖张力脉搏波振幅的变化率的PAT法(PeripheralArteryTonometry),当该变化率即临界点高于1.68时内皮功能正常。与超声FMD法比较,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敏感度提高到82%,可用于早期筛查诊断血管内皮功能。但PAT法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信息采集时,阻断肱动脉时间过长致使受试者不易接受,且临界点仅依靠指尖张力脉搏波振幅的变化率获得,遗漏了脉搏波的其他有效成分,因此还不能更全面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FMD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全面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缩短了肱动脉阻断时间,降低系统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MD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检测系统,包括:主机、与所示主机相连的显示器、与所述主机相连的左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右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及肱动脉加压袖带;
所述左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和右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分别用于采集左指尖和右指尖的血容积脉搏波;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左指尖血容积脉搏波和右指尖血容积脉搏波和显示检测过程和结果;
所述肱动脉加压袖带用于对左手臂或右手臂的肱动脉进行加压阻断其血液流动;
所述主机用于根据肱动脉加压阻断前后左指尖血容积脉搏波面积的变化和右指尖血容积脉搏波面积的变化,计算血管内皮功能状况指数。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副机箱、和与主机副机箱相连的主机机箱;
所述主机副机箱电性连接显示器、键盘、及鼠标;
所述主机副机箱上设有数个指示灯、电源电压表、及数个按钮;
所述主机机箱上设有功能插口和袖带插口,所述主机机箱通过该功能插口与所述左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和右指尖血容积脉搏波探测器电性连接,通过该袖带插口与所述肱动脉加压袖带连接。
所述主机内设有第二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肱动脉压力处理模块、及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指示灯驱动模块;
所述功能插口与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肱动脉压力处理模块通过袖带插口与所述肱动脉加压袖带连接;
所述指示灯驱动模块与所述数个指示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显示屏、及USB接口;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和工控机均电性连接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电源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圣晔尔医疗电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圣晔尔医疗电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